虽然各银行不同产品种类繁多,门槛各异。但整体来说,相较备受诟病、丑闻频发的网贷或小贷公司信用贷的高利息,银行更具专业性、利息虽有浮动但也相对合理。
“无担保、无抵押,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就给你极速放款……”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出台一揽子提振国内消费的政策,越来越多的传统银行逐渐开始意识到消费信贷市场是一块大蛋糕,纷纷推出自家的个人消费贷产品。
但近日,记者在梳理各家银行消费贷产品时发现,大多数银行的消费贷产品门槛较高,且部分银行在利率上的优惠幅度并不算大,贷款额度也比较小。
对此,银行人士有“苦”要说,设立高门槛是为了把风险管理工作做在前端。而利率和额度差异则是因个人征信情况不同所致。
高门槛把控风险“无担保、无抵押、极速放款”,低门槛、迅速便捷一直以来都是不少传统银行给自家消费贷产品打上的标记。但事实上,记者在咨询官方客服和走访后发现,不少传统银行推出的这种无需抵押和担保的纯信用贷款设有的门槛并不低。
一般来说,这些银行只会针对信用良好、收入稳定的优质客户,有的银行为了防控风险,只针对本行代发工资客户或在本行拥有金融资产的客户。
比如,建设银行的快贷要求贷款对象必须是信用良好的建行个人客户;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只有主动授信的客户才有申请资格消费贷款业务;兴业银行最新推出的“兴闪贷”更是专门建立了“白名单”,将主要客群定位为持有兴业银行借记卡的存量“白名单”客户;中国银行除了针对受邀客户的中银e贷业务外,虽然也可以操作普通用户的信用贷款业务,但其准入门槛相对更高,本地有房是准入门槛之一,且额度相对较低。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