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柒小姐”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上海开启了低温模式,0度徘徊,已经冻成狗,取暖全靠抖…
本来跟Ella约了个朋友街拍,不幸以感冒告终,只能让Ella一枝独秀了。
去药店拿了点感冒药,一查医保卡余额,小2万…
以前觉得没多少钱,从没当回事,今天一瞅,呦,这隐性账户还挺有钱啊。
今天唠唠医保吧,每个月每个人都能赚的钱,你是不是都没注意过?
一、
上周跟大家聊过社保,医保就属于社保的一类。
主要保障医疗责任,算是国家的一项惠民福利,是社保里面最划算的买卖。
为啥这么说?
因为生病住院可以按比例报销,省钱。日常药店拿药直接刷卡,省事。
城镇职工,每个月个人缴2%,单位缴8%,一起划入你的医保账户。
单位缴的这8%,是国家强制的,如果你的工资高,每个月好几百就是白拿。
其中,医保账户又分为两个: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归自己,我们平时刷卡买药用的就是个人账户中的钱。
统筹账户中的钱,要划入医保统筹基金。
这个统筹基金,其实就相当于国家的小金库,把我们每个人的钱集中起来,用于住院按比例报销。
人不可能同时生病,账户中的钱也不一定需要完全支撑报销费用,只要能够“拆东墙补西墙”,这个模式就能运转下去。
二、
医保卡中的钱,用途很广。日常的买药看病,都能直接刷卡。
药店也很人性化,对接了一些日用品、保健品,用积分兑换,或者直接刷医保卡,也算是接地气的福利了。
而且,现在有城市逐步开始允许提取医保卡的钱了。
以北京为栗,医保卡个人账户中的钱可以提取,先从柜台激活存折,然后去北京银行开户办卡,办理医保账户自动转账。
每月应该存到存折的钱就自动转入北京银行卡里了。
这笔钱的初衷其实就是让职工买药,现在以现金的形式转账到医保存折,取出来对报销也没啥影响。
姐一个土豪朋友,是北京一家金融公司副总,每个月医保进账小一千,他都是直接提取出来当他家蛋卷的口粮。
蛋卷是一只猫…
不过,姐没取过,也不建议这么做。
大多数人每个月医保账户实际进账没有多少, 留着买点日常药最划算,涉及小额的门诊也可以报销。
即使身体健壮如牛,就当强制储蓄也不错。
这笔钱,不会清零,不会作废,总归都是你的。
三、
那么,医保卡这么牛逼,我还买商业保险干嘛?
其实,医保报销是有限制标准和报销比例的,日常小病门诊报销,OK。
大病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简单说,医保报销,有个起付标准和封顶值。还有很多进口药,是无法报销的。
举个栗子,北京医保报销,低于1800元,超过2万元,都不在报销范围之内。
报销额度=(总额-自费-自付-起付线)*报销比例
看病花多少,能报多少,用这个公式,一目了然。
自费这块好多人不理解,姐重点解释一下。
医学上有三类药品:
甲类药品:医保都能报,一般价格便宜,当然,药效也不咋好。
乙类药品:按比例报销,具体要看规定药品。
丙类药品:不计入医保报销范围,这类药一般药效极好,但费用很高,进口药成分居多。
所以,概括来说,医保的覆盖面广,但只能解决最基本的、小额的医疗保障。
一旦碰上大病,需要提升治病功效的进口药,医保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所以,购买商业保险,就是为了防范医保无能为力的部分,替我们转移风险。
对了,最后提一嘴,医保尽可能不要断缴。
如果断缴超过三个月,不仅看病时无法报销,需要自费,医保放入连续缴费年限会清零。
医保的报销额度和连续缴费时间挂钩,说白了,连续缴费时间越长,你的信用越好,住院报销额度会越高。
所以,如果你因为工作变动,医保出现断缴情况,一定要在三个月内及时补缴。
感冒了两三天,坚持码字,瑜伽也耽搁了。
赶明好点就去恢复锻炼。毕竟,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呀。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