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笨投资”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年底了,面对亲朋好友逼问工资的尬聊,好想死,但还是要保持微笑。
和一位富士康的朋友约饭,他告诉我因为部门要裁并,他选择辞职走人。
因为富土康有个大大的福利,像这种非个人原因造成的辞职会赔一笔钱。
这个分手费可不低,补偿标准是N+1,就是去年的平均工资乘以年资加一。
假设一个5年以上的老员工,以5K的普通薪资水准算,差不多可以领到3万多块钱,足够过一个肥年了。
代价是,永不录用。
但对于酝酿已久想跳槽的人,赶上这种变动,赚翻了。
1.
现在很多企业还做不到这样,总有些公司,你跟它谈法定标准,它跟你谈灵活机动。你跟它谈人情冷暖,它又开始讲铁面无私。
所以,找工作最好找福利多的别人家的公司。
一个欢欣鼓舞的消息是,再过几天,别人家的公司“五险一金”会变成“六险二金”。
这些新增的福利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只是它不像社保一样有强制性,很多公司不愿意交。
简单来说,企业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是公司额外的福利。
现在条文化了,就是在标配福利“五险一金”基础上再增加一个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
多出来的一种保险是不确定的,有的是商业保险,有的是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就是除了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再由单位和企业员工多缴一份钱。等于退休的时候,可以拿双份养老金。
跟养老保险一样,也是个人交一部分,企业交一部分。
特殊的地方就在于,不管是企业缴费还是个人缴费,统统记入个人账户。
在提取上比较灵活,不用非等到退休才能领,像离职换工作,生病丧失劳动能力了都可以申请提取,类似公积金。
有人说,个人交的这部分钱提出来肯定没问题,企业交的那部分怎么算?
这完全取决于你和单位是怎么约定的。
假如公司一开始就明确说了企业交的这一部分都归个人,那你随时离职都可以把企业交的那部分提走。
公司也不傻,为了留住人才也不敢一次把利好出尽,会用大肥肉吊着你,比如说工龄越长所得比例越大。
比如工作两年,可以提取企业年金的比例是50%,这个比例企业可以自行设定。
既可以规定年限,也可以规定比例,弹性十足。
当然,企业也不能一手遮天,这个时间上限是八年。换言之,如果你在这个公司待了八年以上,那企业交的所有的企业年金都可以任性提走。
总的来说就是上交金额越大,领取得就越多,谁投保,谁受益。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等于定投了个基金嘛,我多缴纳一点就等于攒钱了。
关于这个缴费标准也有上限的,像这次的办法就统一的把上限定为不能超过工资的8%。
这是个啥概念?以月薪5K来算,企业年金一个月最多可以交400块钱,想多交都不行。
而且交的这笔钱是暂时到不了你手上的,实际到手工资就少了几百,也有人不愿意缴纳。
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如何取舍,难度堪比左右互搏。
如果所在公司有这个福利,那么恭喜你进了一家体面的公司。
2.
羡慕别人家的公司怎么办?来年找个福利齐全的公司吧。
像这种年末季节离职,在别的公司会很亏,年终奖基本就无缘了。但这位富土康的朋友在空窗期可以领到一笔不错的福利,不用艰难度日。
按照他的规划,先学驾照,期间顺便把失业保险也领了,猴精猴精的。
这倒提醒我了,如果是裸辞没有金钱支援的,失业保险这种治愈系福利领着也不错。
不过需要符合一些条件:
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要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换言之,主动辞职的不算。哪些情况符合呢?比如说被公司开除了,或者说公司跟你解除劳动合同了。
我的理解就是,失业者要处于弱势的状态,把辞职原因帅甩锅给公司。
而且,在办理失业登记时要表示你打算找工作,学会把自己包装成励志青年,申请到的可能性更大。
失业保险金虽然杯水车薪,也算是笔安慰奖。
举个例子让大家感受下失业保险金的分量,比如说我这位朋友累计缴费时间为5年,他失业后可以领取15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那他可以领多少钱呢?是这么算的:2130元(深圳最低工资标准)×70%=1491元/月。15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差不多有2万多呢,简直比有些人的年终奖还丰厚。
有一种跳槽叫蓄谋已久,有一种辞职叫致富之道。
*小贴士:失业保险交的年数长领得就多,例如,缴满1年可以领3个月的,满5年可以领14个月的。超过5年的,每超过1年,多发1个月失业保险金。还有个天花板,最多能领24个月。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