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司聊”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大热。一是因为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二是银行理财产品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
银行有国家信用作为背书,一直都是安全可靠的代名词,这就是当下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
有错吗?
过去没错,但现在甚至将来还真不一定。
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时有哪些陷阱?银行工作人员可能不会告诉你。
01
第一个,预期收益≠实际收益。
为了吸引客户眼球,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会刻意夸大收益,而事实上,这个收益率只是根据目前的情况预测出的收益,并不是实际收益,不少工作人员在给客户讲解时会口头保证预期收益。
一般情况下,结构性理财产品达不到最高预期收益的情况较多,有的甚至本金都亏损。而非结构性的理财产品则出现情况较少。在购买一款理财产品时,不要把预期收益率当成是实际收益率。
02
第二个,募集期长,导致收益缩水。
理财产品在发售时都会有募集期,时间从两三天到半个月不等。在募集期,投资人的资金是没有收益的,或者按照活期利率计息。
所以募集期越长,实际收益率就会越低。不少投资人在产品募集的第一天就购买了,这就会导致收益被摊薄。
因此我们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应提前计算好募集期限,不要盲目被表面上的收益率吸引。
03
第三个,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不一定是银行的。
你以为在银行买到的理财产品就是银行发行的吗?
实际上,有些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销售外部的理财产品,以获得高额提成,而这些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可能很难有保证。这就是所谓的“飞单”。
飞单类的理财年化收益率会比银行理财产品高出许多,投资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可以先看产品管理人,如果产品管理人不是银行自身,而是投资公司之类的,就需要警惕了,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飞单。
04
第四个,银行理财产品也有风险。
一般人提到银行理财产品,都会简单的认为是保本、低风险的。但在资管新规出来后,禁止承诺保本保息,所以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有风险。
许多人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略产品背后隐藏的风险,盲目追求数字上的高收益。但是作为投资者一定要明白,银行理财产品不是存款,是理财就有风险,需谨慎谨慎再谨慎。。
将借呗额度提升至5万的最全攻略,关注:财秘,回复“借呗”获取。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