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可能构成诈骗罪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诈骗罪。在刑法中是这样解释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且刑法对金融诈骗罪作出了特别的规定。
也就是说诈骗罪成立有以下标准: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
2、为达到上述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
3、骗取的金额较大(一般以3000元为可立案数额,因经济状况这数额并不统一,如浙江省的可立案数额为6000元)。
怎样才算“借钱不还构成诈骗罪?”
我们分以下情况讨论(以下论述均以“骗取金额超过3000元为前提条件”):
1、债务人当初并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藏真相的手段进借款的,出现不还款情况的属于债务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2、借款人从借款开始就没打算还款,且刻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这情况下则构成“贷款式诈骗”。
综上所述,若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故意借钱且并不打算归还的”构成诈骗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债务人的行为是构成诈骗罪比较难取证,如涉及金额较大,建议及时咨询当地律师,寻求帮助,减少自已的损失。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