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柒小姐”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愚人节的第二天,互联网传来大消息:
阿里发布官方公告,宣布全资收购外卖平台饿了么。
从此饿了再也不用叫妈,要叫阿里爸爸了。
关心关心互联网大事,今天柒柒和你们扯扯阿里收购饿了么这件事。
顺便说说柒柒对中国这些独角兽企业的拙见。
一、
先给大家挑重点:
今早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联合发起声明,以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
网称:这是一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全现金收购交易。
柒柒在这里先恭喜我马老板全款拿下饿了么
阿里布局饿了么其实一直有所表现,早在16年4月,阿里就对饿了么进行过投资,当时拉着蚂蚁金服对饿了么投资了12.5亿美元。
2017年6月阿里和蚂蚁金服又拿出4亿美元增持饿了么。
随后2017年8月阿里再次投资饿了么10亿美元,饿了么宣布8亿美元收购百度外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是:
在3月22日举行的“2018年饿了么交易平台&即时配送启动会”上,饿了么创始人兼CEO张旭豪介绍了在2018年初成立的、旨在强化交易和物流两大事业部协作的新机构——交易物流班委会(班委会)。
而班委制正是阿里巴巴常用的一种管理制度。
思路理顺一下,很明显就能看出来,阿里其实早就对饿了么虎视眈眈,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二、
为什么会对饿了么下手?
姐用下手这个词说的夸张了点,其实95亿美元的作价,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十年的张旭豪来说也算是不低的回报了。
收购饿了么是阿里生态布局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棋,马老板可以称得上的很大方了。
毕竟阿里新零售的战略里只差生活服务这一短板了。
服饰类目有天猫和银泰等百货实体店;家电类目中天猫电器城和苏宁稳扎稳打;盒马、天猫小店、安鲜达扛起生鲜和快消的大旗。
所有新零售的布局里还剩一个本地生活服务,口碑网烂泥扶不上墙,只有饿了么的加入,才能补缺这块短板。
要知道在阿里这样体量的企业中,任何的短板都将是致命的存在。
三、
柒柒的一个创业人朋友和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做大后不是腾讯的就是阿里的,没做大的也渴望着赶紧做大,好站队。
说实话,阿里系和腾讯系这种情况,对于创业者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一方面是可以借助阿里或者腾讯的资源,有一个牛X的金主爸爸,资源、数据什么的还不是手到擒来。
但是对于创始人来说,每个公司都是自己含辛茹苦培育起来的,而在资本推动下,最后都会选择站队阿里或者腾讯。
创业者最终变成打工者,令人唏嘘。
四、
时事造英雄。
腾讯和阿里之所以在这几年的快速崛起,已经不是简单的资本的逐利竞争了,背后还有着政治的作为推手。
至于谁会胜出。
有一句老话叫做:万事万物都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矛盾中才能探索到新出路,人生亦如此。
只有在人生路上出现分岔口的时候才是体现人生价值的时候,你会发现选择之后的你变得成熟了,不是吗?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