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小生爱财”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最近住院了,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幸而我不是后知后觉型。
作为保险小达人,我早早的就为自己配置好各类保险,现在在医院住得心宽宽,虽然还没到结账期,不过可以预见,在我全方位的保险体系保障下,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我有一份每年更新的个人保险表,记录着我的全部保障,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总结来看,一共有:
60万的重疾险,10万元轻疾险;
100万意外险;
300万住院医疗险;
全部是健康险,从感冒发烧的小毛病、到住院治疗的“中”毛病、再到重大疾病保障俱全,全年保费是5782元,经济划算。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以上保险全部是消费型的保险哦,消费型保险形象一点儿表述就是:如果我不生病、没有意外事故、一生平平安安,从不去医院,那么每年这5782元白花花的现金,就跟扔到水里一样,“啪”地一声连点儿水花都没有,全部消费掉,没有一分钱返还。
当然在童童看来,这样是最划算的了,难道一生平平安安不是最好的结局吗?其中消费掉的每年5700元,也不能算真浪费了。毕竟在有保险保障的人生中,有满满的安全感不是吗?谁说安全感就没有价值。
有人说,买带返还型的保险不是更划算吗?有病出险,没病返钱。话是没错,不过返还型的保险每年保费可就高多了,一切所谓的“划算”其实都是用钱买来的。
选择恐惧症的朋友到底怎么选择消费型还是返还型呢?
简单的做个小测试就知道了:
1、如果你像童童一样,是个理财小能手,每月工资都有结余,而且能把结余在手上的资金进行合理理财,年化收益在5%以上,那么果断选择消费型保险。
2、如果你是一个败家小能手,喜欢买买买,爱好放飞自我的生活节奏,理财技能稍逊,那么返还型的保险很适合你,让保险帮助你强制理财,老了还返一笔现金给你补充养老,不错啦!
说完消费型和返还型保险的选择,我们再来看一看保险小达人配置保险的心路旅程:每一个人配置自己的保险都是有心路旅程的,有的人理性,有的人迷糊,如果可以清晰的记下自己每一条心路旅程,就会更精确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保险。
我的心旅有这些:
1、在重疾险的配置上,更倾向于青壮年时期的保障,因为童童预测,像我这样的理财小能手到了65岁退休以后,一定会是一个有钱的小老太太,在老年生活里不会缺钱,所以老了以后得了重疾有没有保险理赔并不会太重要;因此我加重了65岁之前壮年时期的重疾险保额配置。
2、犹豫再三没有给自己配置寿险,寿险是留给家人的保险。不是我对家人不好,而是目前为止童童已经积攒了一定的家当,有一定的房产、股票财产,这些财产虽不是滔天巨富,但也够家人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也没有太多房贷的压力,所以再购买寿险显得多余。
3、没有配置任何理财险,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觉得,我完全可以自己理财,做自己的理财专家,没有必要也舍不得把钱交给保险公司打理,是不是很自信?哈哈哈。
4、根据自己的出行情况,添置了一份自驾行意外险,保费少,保额高;如果以后因工作情况,成为了出差小达人,我会给自己改一份飞行险,意外险选短期的好,一年一签,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改动。
5、自身体抗力差,感冒发烧比较多,单位只给买了普通医保,没有商业险,所以必须给自己找一份实用的门急诊险,分摊平时小毛小病的风险。
打着以上这些小九九,我挑出了自己的保险配置表,它最适合我,但不一定适合其他人。每一个想给自己配置保险的人,都可以先打出自己的小九九,然后按需选择。
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几款所谓的“网红险”,网红险好不好呢?收先它肯定比同类的保险性价比更优,保障更全,但是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在童童的保险配置中,就看不到某些网红险的踪迹,因为童童的心路旅程中,将某些网红险PK掉了。
当然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我PK掉的,也许正是你最需要的;总而言之,写下自己的需求,再按需找保险,而不要被某些广告和推销牵着鼻子走,就是最重要的啦!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