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陆家嘴小财女”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今天手机发来一条信息,提醒我沪深300定投扣款成功。
恍然想起有段时间没看基金了,打开瞅了一下账户,今天大A股行情不错,涨起来一片红。
想起有读者之前问我,“阿May,在定投的时候,逢跌多买,上涨少买,这样我是不是收益会更高啊?”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按照我的经验,实践起来很难。
刚入门定投时,我也是有过和你一样疑惑的小白。
而我又是好奇心比较强的一人,一旦心底有了谜团,就喜欢或多或少的去探究一下谜底。
所以,我实际操作过一波,但是结果...没有结果,我很快放弃了。
原因有三点:
1、不能确定究竟跌多少才加仓。
总不能一下跌就加吧。
我想出一个解决办法:自己来设定一个具体的跌幅阈值,假定浮亏每增加X%就买入。
但是新的问题来了,阈值的大小如何设定?
如果设置的偏大,加仓的机会就会比较少,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手里有大笔积攒的现金没有投出去;
如果设置的偏小,在短期内加仓了很多次,但在下一次条件跌幅达到的时候,会发现已经没钱了...
(申万菱信沪深300价值近1个月的表现,可对照思考下)
2、遇见连续下跌,现金流不到位。
这其实是承接上一点,尤其是在熊市,市场跌跌不休,不知会何时停止,只是遵循“逢跌买入”的理念不断加仓。
那么如果市场仍旧继续下跌,但我手里的子弹已经打光了,怎么办?
...只能坐在半山腰,看着别人赢个大满贯。
3、耗费时间,需每日看盘。
当然,后面经过再进阶,我又了解并学习了几个加仓方法。
有兴趣的可以搜搜台湾定投教母萧碧燕的方法、金字塔加仓法、指数加仓法...
但是,如果想要在跌幅较大的时候买入,那我必须要在每个交易日的收盘前看一眼市场走势,然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当天3点前完成基金申购。
分分钟上演一场商战大片。
但实际情况是,我那时刚工作没多久,忙起来根本没有时间,或者直接忘记要在收盘前买基金。
第二天如果出现一根大阳线,处境尴尬的我不知该是喜是忧啊。
所以逢跌加仓涉及到的变量太多,收益也不一定好。
阿甘说:“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that you will never know what you gonna get。”
资本市场更是如此,预判短期市场走势是很难的一件事,更别提震荡市里明天的涨跌。
基金定投之所以会被这么多机构大力宣传,并且适合大多数投资者。
正是因为它简单省力,弱化择时,安抚情绪,熨平市场波动。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定投过于无脑,赚钱慢,不如股市走一圈。
行吧,开始盯盘闭式复盘读各种研报,兄dei你炒股炒的好就先别看这篇了。
普通上班族,可以通过上述经验,在“傻瓜式”定投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优化,让收益增加。
即:“定投”和“逢跌加仓”相结合。
在普通定投进行的同时,只有当基金净值大跌的时候才做增投。
不仅在持续下跌行情中加仓更有计划性,在上涨行情中也能获利更多,而且还不用每日看盘,只需在不太长的间隔时间内定期看一眼定投账户就行。
具体如何做呢?
首先,设定每10%为一档阈值。
当基金净值低于平均成本的比例(也就是“定投浮亏”)每增加10%,定投金额就翻一倍。
举个栗子。
每月定投金额为1000,当定投浮亏达到10%时,定投金额为1000*2;
当定投浮亏达到20%时,定投金额为1000*2*2,
以此类推...
其次,注意每档阈值仅跌破一次。
当定投浮亏达到10%时增投一次,待下次浮亏跌破20%时,再增投一次。
期间的来回交叉,比如从13%到9%又跌破10%这种情况,不再追加资金。
也就是说,除了在跌破每个阈值时,10%、20%、30%、40%...增投一次外,其它时候都做普通定投,定投金额不变。
当然,你们可能也发现了,这种方法对自身子弹是否充足有一定要求,并且要定期查看账户。
比如,如果有天不幸跌破40%,这一波要增投每月定投金额的16倍,也是很考验心脏了。
所以,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并优化适合自己的方法。
嗯,以巴菲特大爷的话作为今天结尾吧:
“短期内市场是个投票机,但在长期内它就变成了一台称重机。”
祝发财。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