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信贷记录导致银行拒绝贷款,这是真的吗?
融360 2018-5-10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地区银行出台新规,在半年内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如京东白条、蚂蚁借呗、微粒贷等超过两次则拒贷。有媒体将其误读为银行“嫌弃”互联网信贷产品。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不会拒绝使用过借呗、微粒贷等产品的借款人在该行借贷,但会拒绝掉互联网借贷“杂牌军”,也就是一些小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银行不会简单“拒贷”一位城商行人士表示“这事我们讨论过,可能是银行没额度,也有可能是部分银行风控过严。”一位股份行信用卡人士表示银行的逻辑思维是,本能地排斥使用非银行系消费金融产品的借款人,因为银行认为“要...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地区银行出台新规,在半年内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如京东白条、蚂蚁借呗微粒贷等超过两次则拒贷。有媒体将其误读为银行“嫌弃”互联网信贷产品。

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不会拒绝使用过借呗、微粒贷等产品的借款人在该行借贷,但会拒绝掉互联网借贷“杂牌军”,也就是一些小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银行不会简单“拒贷”

一位城商行人士表示

“这事我们讨论过,可能是银行没额度,也有可能是部分银行风控过严。”

一位股份行信用卡人士表示

银行的逻辑思维是,本能地排斥使用非银行系消费金融产品的借款人,因为银行认为“要借钱、找银行”,银行才是信贷业务的源头,一个连银行都不愿借钱的人,或者说一个热衷在非银行平台借钱的人,其信用资质很可能不好。

一位股份行零售信贷负责人表示

这种情况有可能拒贷,会统筹考虑借款人的债务情况

另一城商行零售信贷部人士则表示

“我们主要看是否逾期欠息。”

有股份行人士表示

“一般银行都不会采用一刀切的政策。除非这个银行的综合规模就不大,可以随便挑选客户,才会设置这些门槛。”

上述股份行人士还表示

“有互联网信贷产品记录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些记录的背后是否反映了一些不好的信息,比如不好的还款习惯,有过逾期等。特别是有较大额P2P或小贷公司的贷款,大额通常不是一般的消费需求,而利率又这么高,用这些贷款做什么值得考量。”

总结,可能有个别银行对特定时间段内的“贷款审批”或“信用卡审批”频数有特别考虑。需要强调的是,“贷款逾期,拖欠不还才是影响申贷的主因”。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