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借的高利贷,留的我的手机号!
融360 2018-5-22
01前两天,和一个很久未见的朋友一起吃饭,觥筹交错之间,她突然把杯子用力的砸在桌子上,气愤的说道:“那些借高利贷留别人手机号的人,良心和放高利贷的一样,都坏透了。”原来,她的一个同学因为想买奢侈品但无力支付而去借高利贷,在借款信息上留的是她的手机号。还款日期到了,那个同学无力偿还,放贷的人打爆了她手机号,最后折腾了很久才脱身。这件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事,却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她每天收到很多垃圾短信,上面写的都是侮辱和威胁的话。因为工作需要不能错过每通电话,结果每次接通对方都在威胁她还钱。最过分的是,她澄清了很多...

01

前两天,和一个很久未见的朋友一起吃饭,觥筹交错之间,她突然把杯子用力的砸在桌子上,气愤的说道:

“那些借高利贷留别人手机号的人,良心和放高利贷的一样,都坏透了。”

原来,她的一个同学因为想买奢侈品但无力支付而去借高利贷,在借款信息上留的是她的手机号。还款日期到了,那个同学无力偿还,放贷的人打爆了她手机号,最后折腾了很久才脱身。

这件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事,却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她每天收到很多垃圾短信,上面写的都是侮辱和威胁的话。因为工作需要不能错过每通电话,结果每次接通对方都在威胁她还钱。最过分的是,她澄清了很多次借款人不是自己,放贷的人仍不为所动,还让她联系那个同学还钱。

她也生了满腔闷气,打电话给那个同学,却发现对方早已更换了手机号。

最重要的是,她和那个同学仅仅是点头之交,甚至连朋友都称不上。

没有人有资格让他人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没有人有资格把他人拖下一滩浑水。

我不想知道那个同学最后被放高利贷的人折腾的有多惨,我只知道那一定是罪有应得。

02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的学姐,一个看起来非常有钱的精致女孩,被卷入了校园贷风波。

知道这件事是因为放校园贷的人给学姐通讯录里所有的联系人发短信,短信内容不堪入目,用人类所能想象到最肮脏龌龊的词汇对学姐进行侮辱。

学校知道了这件事,所以学姐被劝退了。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就要大学毕业,却在最后关头折戟沉沙。

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朋友突然想起有段时间学姐问他们借身份证的事情,原来是为了拆东墙补西墙,偿还自己无力支付的账单。

万幸的是大家都没有借身份证给学姐,但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原来,学姐问很多同学都借了钱,小到几百,大到几千,同学们看学姐精致的朋友圈,以为她非常有钱,所以放心的借款,未曾想,学姐的钱竟都是校园贷借来的。

这些账单,当然由学姐的父母偿还。看到她父母变的佝偻的身影,心里就一阵酸涩。

虽然我们都说:成年人要学会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买单。但那些买不了的账单,不还是算到了父母的头上了吗!

一个二十多岁的花季少女此后的人生如何我不想了解,亦不想同情,甚至可以说是活该。只是觉得她的父母可怜,已是年过半百等待享清福的人,却要为自己不成器的女儿还债。

试问,借款之前,你想到为了一两个奢侈品包包,父母会为此老了几岁吗?

03

放贷的人固然其心可诛,但那些借贷的人就真的只是受害者吗?

这并不是为放贷的人脱罪,只是比起责怪一个我们熟悉且亲切的人,我们更愿意把责任一股脑的推卸给放贷的,对我们来说毫不相关的人。

我们听说过太多受害者理论,因此总是会同情那些受害者。但你要知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那些受害者往往会成为另一段关系的施害者。

被逼到去贷款的人,有一部分是迫于生计的周转,有一部分是赌徒,而更多的是为了内心私欲,追求自己无力支付的东西,满足自己虚伪的自尊。

不要说借款的人是内心不成熟,现在借贷都需要身份证,十八岁之后还要开脱是一时失误走上迷途吗?只能说是明知故犯,心怀侥幸。我想那些借高利贷的人在借款之前一定想过无力偿还的后果,但是她们依然选择这样做。因为未来的巨额账单和预期的奢靡生活来比,实在是过眼烟云,不足为虑。

还有那些留他人手机号的人,会不知道这手机号所代表的意义吗?

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你可以去挖掘人性,但千万别去考验人性。尤其在一个一无所有的人面前,金钱远比良心重要。

比起真实的贫穷,她们宁愿选择虚假的富有。

04

刘墉在《不好也不坏的人》中曾说:

如果你同时养了猫和鱼,猫吃了鱼,你除了责备猫,更应该责备自己。同样的道理,当你明明知道人性有弱点,却不加防范,而且吃亏的时候,除了怨恨那个人,更应该检讨自己。每个人都是人,都有着人性善与恶,我们永远不能因为对方表现得善良,而忘记了他也有人性的弱点。

我曾参加过一个饭局,在场所有人都在谈论如何网上借贷逃避还款,当时有人想添加我的微信,被我拒绝了。饭局之后,我立刻疏远了拉我去那个饭局的朋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的社交生活里,知人知面不知心,因为谁都不能预料到认识的人里面是否有心理阴暗自己不想好好过还要把他人拖下水的人,也不能预料到谁会借高利贷并把贷款电话留下你的手机号码。

既然我们无法确切阻止其发生,那就降低其发生的概率。

毕竟,身边都是心智成熟的朋友,和身边都是妄想一夜暴富的朋友,遇到恶心事的概率总是不同的。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