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十一
丹东抢房热潮已过,然而疯狂依然没有结束,这一次是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房价从2017年八月份就开始飙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接近翻倍,此后进入了缓慢上涨阶段。
但我们看到,今年四月份海南“史上最严”限购以来,西双版纳房价上涨的斜率陡然提升,目前已经均价过万,而投资客依旧络绎不绝。
其中,景洪市嘎洒镇某险资开发的一处别墅均价更是达到了2.5万元,此处别墅的投资客超过八成是外来客户,北京的客户最多,其次是东北的。如今,西双版纳不仅是云南人的版纳,还是全中国的版纳,再具体点就是全中国有钱人的版纳。
西双版纳房价大涨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泰铁路开建,西双版纳将成“黄金走廊”。二是环境适宜,是北方人口理想养老目的地,在海南房价已然过高的状态下,原本要去海南购房的投资者,现在开始转向云南。
总结一下就是,地理位置好,房价低洼,关键是还不限购,此时不炒更待何时……摁下葫芦浮起瓢,炒房是止不住了。
目前的状况是,投资者在调控没有深入的地方提前布局,在调控屡屡升级的地方依旧有人坚守,可谓是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努力的身影!
另外此前选房要交500万诚意金的楼盘——招商地产海上世界双玺花园也开始摇号选房了!据媒体报道,第一位签约购房者,是一位90后,选的205平的户型,在深圳第一次购房,购房款由父母出。对于“在哪里上班”的提问时,表示“不好意思,我没有工作”。
买得起房的人没有工作,有工作的人买不起房!对于刚需来讲,压力越来越大。一是房子根本抢不到,二是越抢不到,房贷利率涨的越猛。
5月以来,全国监测数据统计显示,当前全国首套利率均值为5.56%,继续保持增势。首套房利率在基准上浮10%-20%水平,不过有些城市因为抢房热潮,首套房利率上浮20%,最高者上浮45%以上。
中国其实不缺房,为何会出现“房荒”的景象?
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年中发布的一份关于城镇住房空置率的调研报告提出,我国有大量城镇住房处于闲置状态。2013年我国城镇住宅市场的整体空置率达22.4%。据此估算,全国城镇空置房为4898万套。我国的住房空置率已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也就是说中国人其实不缺房,至少当前抢房的主力军不缺,房产对中国人来讲还是投资属性占主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主要是人们对国内实体经济的普遍不信任,房地产仍为最好的大类资产配置标的。
一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都是民营企业挥之不去的阴影。虽然国家一直都倡导“扶持实体经济”,但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是会更愿意把资金流向国企、流向地产等更容易赚钱的行业。
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在货币宽松的时代还是可以体面的活着,但是如今一切都变了,目前“去杠杆”成为重中之重,流动性全面收缩、利率也一路走高。
这种情况下,实体企业举步维艰:不干等死,干了是找死。于是债市开始不断爆雷。
债市暴雷,股市更是“扶不起的阿斗”。动不动就百股跌停,千股暴跌。此前上交所称坚决防止股市大起大落、暴涨暴跌。现在来看,暴涨防的确实好,出现的概率跟买房摇号一样……
最后转一圈发现,在中国能够“任凭风吹雨打,我自稳步上涨”的,依然是房地产,而且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买房者与无房者若干年后往往会差几个阶层!对很多人来讲,在中国房地产下跌的风险远远大于不买房的风险,房子俨然成为一种兼具增值+防通胀的“避险资产”。
这种情况下,虽说“房住不炒”但是国家也很头疼,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富人需要投资增值,该调控的调控了,该限购的限购了,房价还在蹭蹭蹭的往上走。
所以说中国房地产的根本问题不在房子上,而在于怎样踏踏实实发展实体经济,怎样拓宽投资渠道以及怎样完善和打造公平公正的金融市场。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