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MoneyKing”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一大波网红正在靠近。
随着“独角兽”回归国内,专打它们的基金,还没开售就异常火爆。
大家感受下这要爆炸的气氛——
不仅广告文案相当扎眼,银行和基金公司也是信心满满,还没开卖就要冲击千亿目标。
我相信,大家的朋友圈在这两周也马上要被他们疯狂刷屏了。
简单来说,就是这类基金可以拿大家的钱,战略配售一些即将回归国内的独角兽企业。
例如今后的“富士康”们,即将通过CDR回国的小米、阿里、京东等。
通过战略配售,可以在上市之前就以折扣价买到它们。
打新+独角兽+政府推动
这三个因素加起来,想不火都难,不明真相的群众一听见就高潮了。
然而,我一向对火爆的东西都会留一个心眼。
真正赚大钱的机会,往往没多少人知道,大家都觉得能赚钱,结果经常就呵呵了。
这东西真有这么美么?
首先,这类基金有3年的封闭期。
封闭的意思,就是只有过了这个时间后,你才能向基金公司申请赎回。
时间没到,你只能在股票市场上把它们卖给其他投资者。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流动性差,变现难。
虽然原则上讲,没到期前你可以卖给其他投资者,但往往会有较大的折价。
一般来说,一个金融产品一定要考察它的流动性和风险。
风险越大、流动性越差,收益补偿应该越高。
本来价值100块的基金,你卖出去也许只能卖到90块。
其次,未来的行情和政策不明朗。
3年时间,市场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封闭期不能卖出,万一出现风险几乎不能止损。
很多独角兽目前仍处于亏损阶段,后期盈利情况怎样,不确定性比较大。
互联网公司的迭代很快,三年时间,武林盟主可能都换了!
如果发生极端情况,就和你买了垃圾股一样,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跌停,卖都卖不出去。
在行情好的时候你可能感受不到,行情差的时候,你就能深深体会了。
有些已经在香港或者美国上市的独角兽,之前风风光光,几个月后有的甚至都腿斩了,众安、易鑫集团大家了解下。
政策不确定也是一个大的风险,现在政府支持,今后谁说得准呢。
之前的新三板基金、定增基金,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政策没那么好,市场又由牛转熊,锁定期里买了的老铁就只能天天关灯吃面,眼泪都流不下来。
最后,独角兽现在并不便宜了。
回归国内的独角兽,一小部分是还没上市的,另外大部分是已经在海外市场上市的。
例如在美国上市的京东、阿里等。
过去一些年,美股里的科技股涨得相当夸张。
阿里过去两年翻了两倍,京东过去一年也涨了超过50%。
从市盈率角度和PEG角度来看,估值已经不算便宜了,美股纳斯达克指数的估值处于近10年里的高位。
所以,不可能让你捡到大便宜。
回归国内,能不能让大家都发财,值得商榷。
综合下来,我觉得这类网红还真不太值得上,上了大概率沦为接盘侠。
做投资,有时候还要要理性点,跟风可不是个好习惯。
小白就不要凑热闹了,老老实实定投一些指数型基金,最后的结果可能完爆这些花瓶。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