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重磅新闻,6月11号各家战略配售基金将火速开售。
券商们也称之为“独角兽”基金,因为我们投资的都是海外回A股上市交易的独角兽股票。
这些海外独角兽将主要以CDR的形式回归,CDR通俗的理解,就是境外上市公司将一部分股票,放国内A股来卖,而基金可以通过战略配售获得一定份额,参与到CDR中去。
那么战略配售是什么意思?
打个比方,一大帮机构投资人一起喝酒,独角兽对他们说,我的股票要放国内卖了,现在A股独角兽概念那么火,起码得拉好几个涨停板吧,你们要不要买啊?
百度:好啊好啊,我要,腾讯:我也要,阿里:我全要了。
监管听了是个好事,大家都这么积极,振兴大A股指日可待,于是给了批复同意的意见。
但细想又不对,万一这群人吃了肉,一开板全跑了,韭菜会怎么想?
于是又制定了一个锁定期,规定战略配售获得的股票必须锁定几年,不能赚了钱就跑。
富士康A股上市就是典型的战略配售例子。
这次的战略配售基金可谓意义重大,政策上推动迅速,从上至下瞄准CDR,中签率100%,打响中概股CDR回归第一炮。
监管表态:为了完成这次振兴A股的伟大政治任务,有谁愿意接这活?
各家基金公司争先恐后,桌子都被挤烂了。最后就根据过往表现,选定了以下六家作为战略配售基金发行公司:
华夏基金,基金三老之一,管理规模市场第二,仅次于靠余额宝作弊的天弘基金。
易方达基金,规模市场第三,自然也抢走一个名额。
嘉实基金,全能好学生,核心人物赵学军已是行业“老年人”,也分得一角。
南方基金,同为基金三老之一,虽然这些年没干过华夏基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且当年救市有功,自然也入选。
招商基金,招商中证白酒,去年市场成绩第一,而且还是常年好学生,不给名额说不过去。
汇添富基金:后起之秀,这几年迅猛发展,要规模有规模,要业绩有业绩,给新人一点成长机会!
那么战略配售基金除了参与境内CDR打新,还干件什么事呢?
就是买债券。基金有3年锁定期,底仓用于配置3年期债券最合适不过了,而且票息能达到4.5%-5.5%左右,能提高不少投资收益。
监管紧接着表态:这次布置的是政治任务,不是让你们来赚钱的,统统把费率给我调到最低!
结果基金公司无奈只能把认购费调到0.6%,管理费调到0.1%,托管费0.03%。
要说一般的股票基金的年管理费都是1%起步,托管费0.2%起步,整整低了10倍!
重点是前三年收满4000万,就不准收了,如果以基金500亿的总规模来计算,就是每年万八的费率。
所以基金除了认购费用,其他费用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另外,为了让个人投资者都能参与到这次红利中,监管还规定全部优先让个人投资者购买,其次才轮到社保、养老金、企业年金等特定机构。
这不就是这几年国家一直在喊的普惠金融嘛!
监管再表态:现在都在搞金融创新,学学人家兴全合宜怎么干的!
然后基金公司又做了一个LOF结构,场外封闭3年,但产品成立满6个月后可以在场内随时交易赎回,既满足了产品封闭运作特性,又提高了产品的流动性。
但最近兴全合宜有点惨,场内被折价了8%,所以如果认购没买到,说不定6个月结束后能去场内市场捡便宜。
追根到底,这类基金值不值的买?
先来聊聊这次CDR大概率的投资标的。
已上市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网易…..未上市的:小米、滴滴出行、美团点评…..
买的是哪里来的股票呢?
主要以定向增发为主,而定增价格,通常是股价的9折上下,但南方基金表示:此次可能会采取机构询价的模式。
但不管怎么定价,是离不开企业自身估值的。
阿里在美股的市盈率为52.5倍,腾讯在港股的市盈率为41倍。
而小米pre –IPO时估值就已经达到了650亿美金,2017年净利润为10亿美金,相当于市盈率在65倍左右。
所以不管如何,用A股新上市公司市盈率不得超过23倍的标准发行股票,是不现实的。
但即使美股、港股价格不打折,未必没有涨幅空间。
参照A/H股,同样股票,由于没有跨市场流通套利机制,传统的银行股A股都可以比H股贵20%以上,美股的互联网稀缺标的,参照360美股私有化回A股上市后直接翻了3倍,所以A股溢价效应明显。
更别说可能下一批入选CDR的互金行业了,比如A股上市系的银湖网的母公司熊猫金控,市盈率高达55倍,而同为互金P2P的龙头企业宜人贷,在美股仅仅只有8.5倍的市盈率,相差6倍之多。
但即使A股存在溢价,也要担心泡沫市场崩盘的风险,那么这些中概股估值是否合理?
目前海外的中概股市盈率普遍在10-50倍之间,但其中也唯有像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好未来等高速成长行业的头部平台才能获得40倍以上的估值,而他们的净利润增速每年以50%以上的增速增长。
看看我们创业板股票都成什么样了?所谓高成长,但17年净利润整体增速却是负数,这都能给出近50倍市盈率,上面那些股票哪个不值吗?
中概股的PEG普遍在1-2之间,远低于A股平均水平。
所以也是没办法,谁让外汇管制呢,A股就是这么点池子,钱出不去,只能买差的。现在好的股票要进来了,自然要多分得一点估值溢价。
但市场的钱总不可能凭空增加,就好比封闭的水箱,你扔几条大鱼进去,别人吃的就少了,除非你往里边疯狂的投食,搞出个牛市来,但可能吗?
所以CDR时代,我反而更加担忧创业板的走势了。
基金风险也不容忽视:
如果是提前在场内抛售,是要面临较大折价风险的,当然能坚持拿满3年的话,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如果到时候国内CDR进展不及预期,3000亿规模CDR打新基金只有很少比例能参与,那么收益就被摊平了。
如果美股、港股暴跌,带动中概股一起雪崩,自然A股的CDR也逃不了。
总体来看,我愿意相信,现在国家倾力推这类基金,还是看好能给投资人赚钱的。
毕竟我已经分析过,机会大于风险,但市场风云莫测,无法给出买卖建议。
CDR即将到来,A股的成长股们,可得当心点了,你们真正的对手即将杀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