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失灵了、房价只能涨上天?
-- 2018-6-19

最近几年,我们的朋友圈,总会时不时被楼市的新闻刷屏。

深圳,买房摇号的认筹金就需要500万,抢购的人仍然络绎不绝;成都,上万人抢购千套房,买房队伍绵延几公里;南京,新楼盘发售的网上报名系统,因为报名人数太多导致瘫痪;最南方的海南楼市限购,东北的丹东房价疯涨。

一个个城市,都传达了同一个信息:楼市依旧火热。

不对呀,说好的房住不炒呢?说好的楼市调控呢?即便是限购限价摇号各种招都使出来了,为什么楼市还是没有降温?

是不是房地产调控失效了?后面的房价还是只能涨上天?

1

首先,得说明一点,得益于楼市调控手段的实施,一线大城市的二手房价确实有所抑制。

但是,之前炒作一线城市房价的那一波热钱,又流向了其他二三线城市,准备复制一线城市的房价走势。

所以,我们会发现,确实热门城市的二手房一直在涨(一线城市被限制了嘛)。不过,这些城市的新房却因为限价,实际上售价比二手房还要低。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各种调控手段下,杭州、成都、长沙等城市近期开盘的新盘出现排队大抢购的状况。

不管是刚需,还是投资,显然买新房都比二手房要合适,难怪会出现抢房潮了。

新房房源有限,而参与摇号的人那么多,中签率大大降低,所以这些城市的楼市看起来,想不火爆都不行。

2

难不成,楼市的调控手段真的要失灵了?

并不是,考虑中国的房价走向,不应只看所谓「刚需」。因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不再的前提下,相当多的刚需,可能也就变成了「软需」。

左哥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房贷利率继续上涨至25%,甚至是30%的时候,这多出来的额外的利息费用,足以打消很多人买房的念头。

至于那些用来投资和投机的需求,就更加不用说了,刚需都被高利率整的不敢买房了,还有谁来接你的盘?

事实上,我们当中很多所谓的刚需,还不是对房价抱有「只涨不跌」的一致预期,以及这种预期下财富增值的美好憧憬。

这本质上还是一种投资的需求,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消费需求,而只有消费的需求,才能真正称之为刚需。

3

其次,从高层释放的最新信号可以看出。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政协会上的讲话,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与严格监管政策有效组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什么叫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房地产已经被中央定义成挤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泡沫」,要发展实体经济,就必须抑制房地产,这是高层早已达成共识的问题。

什么叫严格的监管政策?就是要防止各种金融套利,防止金融投机,防止资金变相流入房地产推高房价泡沫,积累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所以,左哥认为本轮房地产调控,在相当长时间周期内,都不可能退出,也不会让它失灵(部分城市可能还有一段时间上涨)。

后面,通过调理打掉楼市的流动性,把房地产冻住,才能避免泡沫在外力冲击下的破裂。

把房地产冻住,也才能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打赢经济攻坚战,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

由于全球经济重回危机后的常态化阶段,中国经济也主动被动地进入去杠杆的进程。

资本杠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快速转弱,在这个新变化下,房地产成为一个稳定的传统产业,金融属性逐渐褪去。


关注微信公号有钱实验室(youqianlab),学习赚钱干货,探索赚钱秘密!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