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赚到手软!7家持牌消费金融大手笔增资
新金融深度 2018-6-29

6月27日,马上消费金融发布消息称,马上消费金融新增战略融资20亿元,注册资本从22.1亿元一举增至40亿元,从而成为内资第一大消费金融公司。

据新金融深度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7家持牌类金融金融公司先后发布增资消息,在增资方面,中银消费金融在行业内一骑绝尘,增资35亿元,增资额度最低的中原消费金融也有3亿元。

马上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6月,注册资本3亿元,初始股东为重庆百货、阳光保险、重庆银行、物美集团等。成立以来,马上消费金融已进行过多轮增资。2016年8月,马上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至13亿元;2017年7月,注册资本由13亿元增加至22.10亿元。

根据原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3亿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5%。同时,由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无法吸收存款,在近年消费金融利润爆发的情况下,相关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增资便成了必然选择。

易观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的消费金融公司已达5家。不过,按照目前各公司披露的增资计划,这一数字将很快被刷新。

消费金融赚钱赚到手软

股东大幅增资背后与消费金融行业行业景气、业绩突飞猛进是分不开的。例如,重庆百货年报显示,马上金融2017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6.68亿元和5.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54.43%和8765%。2018年第一季度,马上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2.5亿元。

今年增资额度最高的中银消费金融2017年净利润13.75亿元,同比增速达157.78%;4月份增资8.59亿元的招联消费金融,2017年净赚11.89亿,增幅达266.97%。

除此之外,未获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蚂蚁金服也于去年年底豪掷82亿元,对旗下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两家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从现有的38亿元,大幅提升至12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0年银监会批准成立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以来,经过七年的发展,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数量仍然非常少,截止2018年上半年,只有2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开业。

在分析人士看来,持牌消费金融近两年业绩猛增,出现了增资的需求,此外,监管对于类金融机构的杠杆监管加强,也引发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密集增资行为。

关注微信公号有钱实验室(youqianlab),学习赚钱干货,探索赚钱秘密!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