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财经之家”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央妈给出了7000亿降准“大药方”后,交易所等四大部门齐发声再稳定军心:股票质押风险总体可控,但A股大哥还是不领情。
与此同时,三天三城暂停企业购房,房事风向标开始发生变化,这传递了什么信号?个人需要警惕什么?
01
四部门齐发声!A股:我不听
炒股就像扫雷,市场上的小韭菜一个不小心就会踩雷,宣布关灯吃面。但比股民更坐不住的,恐怕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们。
6月19日A股暴跌,千股跌停后,隐藏的导火索-股权质押逐渐浮出水面。当晚,一些股权质押接近平仓线的上市公司发出求救信号,最近大面积的个股创新低,也是它惹的祸。
什么是股权质押?简单来说,就是公司缺钱了,需要借钱。
作为大股东,为了让公司持续运作,选择把手上的股权抵押给金融机构,换取现金投资。
当然,借钱当然是有条件的。金融机构一般不会按市场股价计算,它会设定一个警戒线和平仓线。假设股价跌至警戒线时,金融公司会要求上市公司股东进行补仓。
而对于那些在高位、高比例质押的公司来说,一旦股价跌至平仓线,而大股东又拿不出现金和股票补仓时,金融机构就有权将所质押的股票抛售,这就是所谓的爆仓。
这么一来,出质人很可能会丧失其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而对股民来说,遇到这种强平的,就是一字板跌停的结果,跑都跑不了。
据数据显示,沪深两市目前已有3447股进行了股权质押,占所有个股总数的97.75%,其中128家公司的质押比例超过50%。
在A股“无股不押”的背景下, 更令人担忧的是,质押平仓线以下的市值规模正在快速增加,有券商估算已接近万亿。
而就在昨天凌晨,央行、上交所、深交所、中国证券业协会罕见集体发声,紧急安抚市场情绪,称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总体可控:
目前低于平仓线的股票市值占总市值仅为1%,其中沪市占比不到0.2%,深市占比不到2%。两市股票质押市值加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维持在200%。
一边是不断爆出质押风险的“闪崩股”,一边是管理层“数据说话”的风险可控。我们到底该信谁?
这个不重要。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这两个现象折射的本质信息:在市场缺乏流动性下,企业违约潮汹涌而至,投资者对去杠杆和垃圾资产的担忧。
02
多城封杀企业炒房团,意欲何为?
个股闪崩潮,质押爆仓危机发生后,降准政策接踵而至,多城暂停企业购房,这并非独立的偶然事件。
据报告显示,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规模从2014年开始加速扩张,2014年-2018年,分别新增股权质押1.79万亿、4.31万亿、4.82万亿、3.8万亿和1.28万亿(截至6月19日)。
2016年作为股权质押巅峰之年,由于质押融资操作方便灵活,2017年,多上市公司继续频频采用质押的方式获得大量资金,直到质押率超过80%。
刚投资一两年,谁料去杠杆来得如此猛烈。
央妈收紧银根,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都在减少,金融机构之间不仅互相借钱又难又贵,而且对实体经济的融资也在收缩,企业债违约潮有目共睹。
股票质押之所以容易产生风险,就是因为一些股东利用质押所得的资金“脱实向虚”,实业道路艰苦漫长,而房地产的暴利、来钱快的特质往往会诱发社会资源配置的扭曲。
虽然降准这波“及时雨”来了,央妈给小微企业扩大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息,但也担心小微拿去炒房,而调控相对宽松,房价还在暴涨的三四线,很容易成为资金的逐利场。
关于三四线房产的投资价值已无需多言,没有人口流入、经济打底的城市,棚改一结束就是一潭死水,市场易进难出。
虽然最近传出三四线房价的幕后推手-货币化棚改收紧的消息已被国开行全面否认,但限售下沉到三四线,只是早晚的事情。
为了堵住企业热钱流入房地产,继西安、长沙后,杭州在住房限购区域范围内,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销售住房,包括新房及二手房。封杀企业购房,这种态势将会蔓延到全国。
目前债券市场出现的违约潮主要是流动性危机带来的信用风险,而当前全社会金融债务的信用基础可以说是股票和房地产了。
企业融资需要股票质押,能质押的都质押出去,结果在这一轮的去杠杆过程中,控制不住节奏就会出现流动性危机,这是去杠杆所带来的股票质押信用崩塌。
现如今,对房地产来说最重要的是维稳,ZF是很清楚,因为房地产杠杆风险已经大规模转移到购房者身上了。若再不遏制泛滥的房地产投机需求,一旦风险资产泡沫下的企业高杠杆断了,再叠加资本外流,后果即不堪设想。
通过分析历史上的金融危机发现,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往往是金融债务信用基础出现问题。
以1929年美国那场金融危机为例,正是由于公司企业从银行大量借款投资证券业和房地产,而后股市和房地产严重过热崩溃了,导致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银行的资金也出现流动问题,结果就爆发了危机。
03
千股闪崩后,你要警惕什么?
千股闪崩只是开始,今年我们要面对的雷,是资产市场上的所有雷。
因为央妈收紧杠杆,整个资产市场所有企业所有交易环节都会受到影响,不仅仅只是A股大哥。所以火箭妞给你的建议是:
一、请不要对去杠杆抱有侥幸心理,在美联储加息等外围压力下, 中国收紧货币是大趋势,现在所谓的定向放水是为了救市,放缓违约潮的脚步,而不是为了刺激经济。
所以还不起债的企业还会陆续有来,如果你看不懂债,就别轻易购买任何超过你能力范围的投资产品。
二、了解你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很重要,因为这会关系到你的就业和收入。
三、在当下,撤出一切高杠杆的投资,不要投资高负债、高质押率的公司,上市公司为了不跌破平仓线而发的增持承诺也不可信。
只要触及平仓线,那么就会引发投资者情绪不安,一旦预期形成,就会发生恐慌性抛售。这种有可能会面临断崖式下跌风险的股票,能躲就躲。
四、尽量不要借钱、高负债。即便是刚需买房也要量力而行,根据个人和家庭情况合理控制贷款额度和负债比例,不要过高杠杆。
金融市场的屠刀已经砍下,监管政策密集出台,该整顿的还是要整顿,该抓的还是要抓,该取缔的取缔。
因为被债务缠身的中国,只有坚持市场出清,才会迎来经济的重新增长,股市也才会重新迎来大牛市。
就像最近很火的《东方华尔街》里,叶抱一给自己设的局:“everyone lose”,人人皆输。因为只有人人都输了之后,才会有人来制定新的游戏规则,这个过程就是市场出清的过程。
而你要切记,风险管理是金融投资的核心,防守比进攻更重要。因为只有活下来,保存实力,才能有反攻的希望!
关注微信公号有钱实验室(youqianlab),学习赚钱干货,探索赚钱秘密!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