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错误理财观念 不盲从
东方财富网-理财 2018-7-4

错误的理财观念罗列如下,各位对照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人家干嘛我就干嘛

最近几年炒房热驱使我身边很多人为了炒房而假离婚,又为了炒房去摇号。

殊不知买房必然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也只是政府解决地方债务的一种手段而已。

前几天有朋友还在跟我讲,说在深圳已经没法买房了,想投资老家的房地产,没想到老家县城房价已经涨到1万块,问我还要不要借钱在老家买房。

在我看来,如果是刚需买房那还好,但如果是投资的话,现在把钱送进去就相当去给地方政府还债,纯粹为家乡做贡献。

另外,还有很多这样的投资者:今天听说股市好,就跟风把钱投入股市;明天听到黄金行情还不错的消息,又想着买点黄金;后天听说独角兽基金可以赚一波,就跟着买了独角兽基金。

说到底,就是投资人不懂宏观经济,没有分析问题的逻辑框架。只有了解宏观经济,才能知道经济形势的走向,才能区分投资机会。

理财没风险,有风险的不能投

在这里先说一种理财骗局:

市面上有很多类似于传销式的理财产品,说发展多少下线就可以拿到收益,鼓吹无风险、高收益。

这种基本上很接近骗局了,但很多投资人听到高返佣、高收益、无风险就纷纷入坑。

大家必须具备一个意识:现在国债利率大概在5%左右,这个数字属于无风险利率,如果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利率超过5%肯定有风险的。

学会科学理财无非就是衡量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做到在更低风险的情况下获得相对高的收益。

我很机灵,懂投机

很多人总觉得投资是奇淫技巧,倒腾倒腾就能赚钱。

很多人在投资过程中,总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一是低估投资风险;二是频繁操作。

无论是投资基金、股票,还是虚拟货币,都喜欢一涨就卖,想着抓住回调时机再买回来。

以投资股市为例,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基于对政策和宏观经济、对股票有足够研究才去投资的。但是仔细看看自己的交易记录,有几个股票不是因为它在涨而买的?最关心的还是热门板块、龙虎榜之类东西。

同时,过度自信的人也特别喜欢孤注一掷,懒得分散投资。他们常常会追求热门基金,把所有的钱都放进去,等待有所上涨的时候赶紧赎回。

更可笑的是,明知一些理财产品是庞氏骗局,却自以为有“内幕”消息,总觉得自己不会是接盘侠,于是就投入更多的钱,想大赚一笔后跑出来,但结局往往都很凄凉。

人,首先要脚踏实地,企图用自身经历来推测世界的模样,太愚蠢了。

投资理财不仅要求投资者有足够多的金融知识,更需要实战经验。总之一句话,能力不够,老老实实学知识,别赌运气事。

基金定投不赚钱

基金定投赚不到钱,可以总结为3个原因:第一,懒;第二,贪;第三,对市场没信心。

很多人以为,定投基金时间只要长就能赚钱,结果放了几年,发现基金并没有达到期望中的高回报,就觉得基金赚不到钱。

基金定投属于相对中长期的投资产品,但不是说放的时间长就一定能赚钱,我们还要掌握一定的投资技巧,比如选择合适的退出点落袋为安。

建议做基金定投之前设定退出点,并且养成时常观看市场行情的习惯,特别是在股市交易日的下午两点半左右。

保险理财误区

全世界最让人讨厌的职业人恐怕就是保险业务员了,因为这些人张口闭口就是意外、重疾、死亡等负能量词汇。

但,懂得通过保险转嫁风险是理财的第一步。

对于很多没有重疾险保单又没有储蓄的人来说,遇到重大疾病的时候,最常见的做法是卖房、找亲戚朋友凑钱、向社会募捐。

买保险就是为了防止未来某一天自己遭遇不幸,还有保险公司给兜底。保险就是一种保障工具,最好要买就买消费型保险。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关注微信公号有钱实验室(youqianlab),学习赚钱干货,探索赚钱秘密!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