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首财之道”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话说房价这东西,小财女今年可没少谈~
还记得小财女那个老家房子破万的小姐妹吗?
别误会~人家这次没有再创新高,恰恰相反,也就俩月的时间,那套县城房子的价格又默默地滚回到9000多了…
好在她那是父母的房子,本来就是拿来住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房价未必就是一路看涨的,尤其是那些三四线城市!
其实前阵子就一直有这样的传言,说是三四线房价暴涨的最大推手——棚改货币化安置要被叫停了。
不过当初这则信息还不够准确,官方一直在打马虎眼,小财女也就没怎么提…难得最近官方正式辟谣了,说是棚改不会搞一刀切,但是会因地制宜。
这句“因地制宜”就很有意思了...
此前的官方口风,可一直都是“大力推行,积极实施”啊,而这次官方措辞的改变,已经透露出了一点蛛丝马迹——棚改放缓甚至阶段性的暂停已经是大势所趋。
那么问题来了,棚改和我们的房价又有什么联系呢?
小财女在以前的文章里讲过,三四线楼市的崛起,和这次棚改的核心举措——货币化安置有关。
啥叫货币化安置?
就是拆房不给你房了,直接给你一笔钱,让你自己去买房。
换句话说,它是在人为制造原本就不高的购房需求。
再加上原本一二线城市就是各种限价,聪明点的房企都会避实就虚,在三四线城市布局…而棚改和货币化安置正好又给他们打开了需求的口子,别的不说,“被棚改”的居民肯定还是要买房子来住的。
所以说是去库存,实际上却变成了补库存,三四线城市原本乏善可陈的投机价值就这么的被炒起来了。
那既然现在棚改有了放缓的苗头,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又会怎么走呢?
熟悉小财女的同学应该很清楚,谈到房价,我最喜欢那三句口诀:
近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远期看人口!
政策上如果货币化安置比例降低,那么拆迁户拿到手的钱就少,也就变相地降低了他们的买房需求。
土地方面,之前开发商渴望拿地,地方也乐得卖地。
这不,今年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猛增,其中三四线城市又贡献了最多…
土拍收入一直都是地方财政的大头,这就意味着土地价格只能“控制”,它是不会轻易跌下去的。
再说人口,这个其实是房价最核心的问题。
大城市的房价为什么这么有底气,就因为它有丰富的优质资源可以坐地抬价,人会源源不断地朝这个风口里挤。
举个例子,像学区房这样的产物,它就不是拿来住,而是拿来用的!
相对而言,三四线城市就没有这些护城河。另外,一线城市的聚集效应再加上二线城市的抢人政策,显然,没有人口托底,三四线城市未来的投资属性已经丧失殆尽。
所以在小财女看来,三四线城市的暴涨即将落幕,之后那里的房子即便不会跌,也很难再涨了。
当然,话也不能说死,小财女上面讲的都是大趋势大方向,但具体到某个城市的话,情况也会“因地制宜”。
雄安和海南的例子就告诉我们,买三四线城市的房子也是会中大奖的!
它们之所以能够崛起,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总的来说,国家的战略规划以及城市自身的地理位置都是三四线城市房价的风向标。
讲到战略规划,这个主题比较大,也不是小财女在这里可以讲得清楚的。
比如一带一路的那些沿线城市,在政策扶植,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之后,当地房价也势必会水涨船高。
这里小财女给大家一张地图,自己感受一下吧。
再说地理位置,大城市早就过载了,这些城市要想再发展,势必要根据自身定位,解放那些臃肿和不必要的职能,并将部分资源分流给它们的周边城市。
说白了,大树底下好乘凉,你的城市越靠近核心城市圈,它能蹭到的福利也就越多。
至于具体的城市,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样的传统辐射带自不必多说,除此之外,环成都,环重庆还有环南昌的城市圈,它们理论上的市场价值也不会太低。
江阴,海燕,海宁,湖州,常州,临安,唐山,保定,惠州,张家港,马鞍山,当涂…
最后小财女还要提一句,泡沫总是会被刺破的,但关键是脸着地还是软着陆的问题。
目前来看,一切都还在温水煮青蛙。
如果真的想快刀斩乱麻,那可就不是伤筋动骨的小问题了。
房地产行业要从我们国 民经济中去核,这是未来的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前提。
只有这样,我们在谈房价平民化的时候,才不会被其绑架,变得束手束脚。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