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亿资金血本无归,无风险投资真的存在?
-- 2018-7-30

本文系专栏作者“菠萝识财”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最近雷潮渐渐消退,有读者问起了去年比较热门的网贷平台履约保证保险,也激起了我的兴趣,想跟大家一起探讨下这个履约保证保险到底有用没?有没有保障?

1.

先说下履约保证保险出来的大前提,去年国家宣布网贷去刚兑,不允许设立“风险准备金”,很多投资人慌了;

平台为了安抚广大投资人,跟保险公司合作上线履约保证保险,看到出了这个,很多投资人稍稍安心了下;

不过,履约保证保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而且保的东西不一样,条款稍有出入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很多人估计还是不懂啥是履约保证保险?

我下面说的这类履约保证保险才是对比下来最有用的,履约保证保险的受益人是借款人,买这份保险的也是借款人;

大家可能有点懵,简单说下,这个履约保证保险是为了规避风险,一旦借款人逾期,保险公司将就借款人的本息进行赔付;

但你们以为这类真正的履约保证保险是很简单就能进行合作的?

那就太天真了,保险公司可没有那么傻!

保险公司不会做赔本买卖的。

如果是有履约保证保险的标的,都会是优质资产,不仅是平台会进行风控审核,保险公司也会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审核,以确认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看了几个有履约保证保险的平台实例,发现标的收益要远低于同等借款期限的普通标的,这是为啥?

就是上面说的原因咯,双重的风控审核,保险公司也将收取一定的费用,所以投资人能拿到的收益势必会减少。

这位朋友问的,有履约保证保险的当然能投,但是其中的条款要看清楚的,因为里面有很多套路;

比如:有些平台表面上跟保险公司进行了合作,有了履约保证保险,但其实就是把原先的风险备付金放到了保险渠道,并没有差别,没有减少任何风险。

就像之前每次给大家科普时,告诉大家投资是自己的事情,边投资、边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接上面的大前提再继续说,履约险的出现是因为“投资去刚兑”,但你们(投资人)显然还没有习惯,还无法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

投资去刚兑也决不只有网贷投资人不能适应,一些早就宣布去刚兑的投资,大家仍旧是相当不淡定;

这周二,一张伴有“上海银行270亿理财基金,100万起购,血本无归,买理财产品的朋友注意啦!”的图片在朋友圈以及各大理财投资群疯传,一时间有关银行理财也不安全的论断频出。

有在上海银行张杨路支行的朋友还去到现场看了,不过那会人群早就散了;

当下不知道所以然的朋友们都在说银行理财也不行了,但如果你稍微深入点去看,就不会只看到这些表面的或者说是些完全错误的信息。

我先来说下这个事情吧!

出了这个事情后,上海银行随后就进行了辟谣,指目前流传的这个产品并不是上海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是代销产品,这款产品是一款私募基金,而上海银行充当的角色是托管银行,并不需要为这件事负责。

上面说的这款私募产品正是目前实控人已经跑路的阜兴集团旗下意隆财富的产品,等于说是私募基金公司跑路了,然后投资人都跑去找托管银行维权了,就传出了这么个事情。

私募基金投资人面对机构暴雷,无人负责也是一样的慌,所以才造成了这个事件的谣言扩散。

去刚兑的当下,我们投资钱除了是要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之外,对于自己的投资经验及相关知识也是一重考验;

在当下的雷潮,没踩雷的说自己是幸运,而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投资渠道,这里面反映出的情绪值得大家深思。

另外,从去年年末开始的炒币热潮,我也接触了很多炒币的人,就像那个段子“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描述的一样,很多人是赌徒的心态,但因为是新兴行业,他们会去学习,也并不惧怕风险。

最后,想跟大家说的是,学会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很重要,有了目标之后,要做的就是勇往直前(不断学习)。

PS:文章讲到你们目前还无法习惯去刚兑,但这却是一个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获取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