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债市高质量发展 创新路径为实体经济服务
中金在线 2018-8-10

中国债券市场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债市存量超过70万亿元,在全球“坐三望二”,影响日益扩大。

近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白伟群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金融市场的核心构成、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对外开放的关键门户,作用日益显著。中国经济正在转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既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市场内生的需要。”

债券市场要把创新发展摆在第一位

白伟群认为,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金融的立业之本。始终不渝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债券市场,始终把创新发展摆在第一位的债券市场,才可能是高质量发展的债券市场,为此要推动债市供给变革,突破重点薄弱环节,为经济发展注入增长动能。

白伟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多管齐下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当前,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随着监管加强,更多表外融资转移到表内,不管是为了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是分散化解金融风险,都需要进一步打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瓶颈。

为此,可从合规、标准、透明、便利等四个维度提升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质量。在合规化方面,一方面要积极拓展证券化领域,另一方面更要严守风险底线,体现破产隔离要求,明确证券化资产和结构的合格类型,避免泥沙俱下,泛证券化;在标准化方面,可从入库资产类型、期限、收益分配、信息披露等多方面,推动产品标准化,规范市场准入,我们看到很多产品创新既没有产品规格,也没有创新规范,可能只是在借鉴各国各个阶段的基本要素,比如仅债券计息一项就有多重标准,很不方便发行人、投资人,对市场定价,一、二级市场流动性产生障碍;在透明化方面,鼓励资产支持证券发起机构向投资人、第三方估值机构公开披露底层资产信息,便利风险定价,提高透明度,也就提高了流动性;此外在便利化方面,借鉴国外抵押贷款电子登记系统(MERS)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可由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为证券化目的建立集中抵押权登记机制,对抵押权归属及转让进行登记,从而真正实现证券化中的抵押权变更,符合物权法要求、降低法律风险,也能简化程序、降低操作成本。

二是创造条件支持高收益债券发展,或者较低评级信用债券市场发展。白伟群认为,目前主力金融机构往往面临硬性规定,只能投资评级AA+以上的债券,将较低评级信用债券排除在外。这样,一方面发行评级难免虚高,另一方面对评级稍低的发行体或者运营质量稍有下降的发行体产生挤出效应,遇到评级调整,还有可能引发抛售潮,影响市场稳定。

“债券市场要有普惠服务,但现在较低评级信用债券的发行都很困难,甚至影响了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本身也积聚了很多风险。”白伟群发现,今年市场对信用事件十分关注,评级调整比较频繁。白伟群建议,投资者参考中债估值每天发布市场隐含评级,“相对非常及时和客观,因为它是按照市场价格变动来计算的,从今年来看在评级下调前平均100天中债隐含评级就会有显著调整,具有一定预警作用。”

三是下大力气推动绿色债券发展。中国目前是国际上存量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也是发行体类型最丰富的绿债市场。但与其他债券相比,发行绿色债券需进行绿色认证或评估,增大了发行综合成本,影响市场的持续扩大。“为调动发债企业的积极性,建议设定普适性、常态化的环境披露要求,所有公开发行债券的机构是否都要强制披露环境评估,以夯实绿色发展的微观基础。当然,披露要求也要由易到难,有一个逐步适应、提高的过程。”白伟群说。

债市要提质增效,加快基础设施统筹整合

效率与安全是市场发展的永恒主题。债券市场的发展史,是一部以改革推动效率、安全提升的历史。“现在看,我们债市规模、品种、投资者群体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和国际资本市场相比也不差,但是基础设施分割特别是中央托管机构碎片化,是明显的短板。”白伟群说。

据了解,国际上中央托管机构整合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统一中央托管逐步成为国际标准,到本世纪初,发达国家完成了统一中央托管的历史任务。美国除在支付系统内保留国债簿记之外,将其余7个托管机构的职能并入全美托管公司;日本的路径与美国非常相似;加拿大组建单一中央托管机构,合并各地分散的托管结算职能;法、德一开始就设立单一中央托管机构;英国把3家机构合成一个中央托管机构;意大利则是二合一。国际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大国也加快整合趋势,俄罗斯将7个托管机构汇成两个,最终通过立法于2013年设立单一中央托管机构;最近,巴西中央托管机构也通过组建金融基础设施集团来整合,扭转了分散分割的局面。

现在来看,全球100多个国家中,有3家以上的中央托管机构就只有中国和印度,实为罕见。在白伟群看来,中央精神要统筹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的核心关注是要遵循市场规律,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而不仅仅是考虑监管分工。“整合中央托管体系,应当是关键。中央托管机构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今后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载体。中央托管体系的建设水平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各国都将推动中央托管体系等基础设施整合作为战略大事来抓。”

中国债市不但需要量的增长,更需要提质增效。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外部环境复杂、金融扩大开放等新情况,更应重视金融基础设施。其中,中央托管体系应作为金融领域的国之重器。为此,白伟群呼吁,加快金融基础设施统筹和整合,推动债市统一托管,这样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债券市场,打破市场分割的技术堡垒,提高价格发现效率,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升监管有效性,便利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推动市场开放。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获取。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