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信而富发布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二季度信而富实现净收入为2,300万美元,同比增长51%;净亏损为1,06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同比缩小22%。
此次信而富是上市互金概念股中第一个公布二季度财务报告的上市企业,这一举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管理层对于当期业绩的信心。一些核心指标也显示,在市场环境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信而富的财务状况正在边际好转。此外,信而富计划启动2,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彰显了董事会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资本市场表现出了欢迎的态度。上周,信而富的股价涨幅达到69%,为历史上的最高单周涨幅。
组织架构调整 产品升级
信而富将自己面向的客群定义为爱码族(EMMAs:Emerging Middle-class, Mobile Active consumers)。这些借款人受过教育、具有稳定收入、频繁上网,是成长中的年轻一族,但被传统金融机构所忽视。
从开展消费业务至今,信而富遵循的是“低起步、稳成长”(LowandGrow)战略。LowandGrow实质上描绘的是用户在平台上全生命周期的成长过程。
其阶段包括:
阶段一:对于申请消费贷的新借款人,一般给予500元的授信额度,借款期限在1~14天,初始费率很低。2017年的费率为本金的2%,141号文之后调整为年化12%。与大部分平台的收费模式不同,信而富在还款时一次性收取服务费和利息。初衷是希望通过低费率吸引网络信贷市场上的优质客群。
阶段二:用户在复借过程中积累信用历史,信而富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行为对借款人的授信额度和借款期限进行调整。在借款人累计借款金额增加的同时,平台也将收取更多的服务费以覆盖初期获客成本。
阶段三:对于表现良好的借款人而言,授信额度以及借款期限会随着信用历史的累计而增长,至多为6000元/6月,期限越长、金额越大的借款服务费率越高。
阶段四:消费贷向生活贷升级。对于有更大额信贷需求(《6000元)的复贷人群,提供生活类借款服务(lifestyleloans),借款人需要携带更多的信审材料至线下数据校验中心面审,通过更多维度的数据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
不过,费率低、件均小的消费贷ROI较低,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2016年,消费贷的平均服务费率为1.6%,按照17美金的获客成本计算,借款人累计借款达到1063美金才能达到盈亏平衡水平,这需要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2017年,随着服务费率的提升(FY2017~3.1%VSFY2016~1.6%),盈亏平衡点降低到580美金(18/3.1%=580),但也需要花费两个季度。
141号文之后,整个网络信贷市场遭到冲击,飙升的逾期率使平台在授信过程中更加审慎。利率限制下,平台不得不提高借款金额和借款期限,将业务重点面向重复借款人。
除了对消费贷的重复借款人给予更高的授信额度外,信而富在二季度升级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类借款并推出“信富优贷”产品。新的产品额度更高、期限更长、ROI更高,在面向消费贷存量客户的同时,通过纯线上的方式获得新借款人。由于升级后的生活类贷款的业务流程全部在线上完成,为此信而富关闭20多家线下数据验证中心并精简人员,这些措施使运营费用降低420万美元。
同时,信而富基于消费贷、生活贷以及财富管理三条产品线进行事业部改革。分散经营下,每个事业部都具有自主决策的权利,独立运营、自负盈亏一定程度上能对员工形成激励并提高运营效率。
高毛利产品比重上升 业绩边际转好
二季度,信而富实现撮合借款交易总额4.0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3%;毛收入为3,510万美元,同比增长43%;净收入2,300万美元,同比增长51%。成交量下滑但毛收入增长缘于贷款产品组合升级后货币化能力的提升,单位贷款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季度,信而富对生活类贷款升级,推出“信富优贷”大额线上分期产品。与此前的生活类贷款类似,信富优贷为借款人提供至多20万、期限3年的大额分期贷款。二季度信而富调整了生活方式类借款的定价模型,前置服务费的take rate在20%~26%。生活贷服务费的一部分(9.5%~10.5%)将被当做获客激励(CAI)分配给投资者以补偿其贷款组合未来的潜在损失。
新的风险定价机制下,生活类贷款的平均费率为21.7%,相比去年同期增加8.1%,毛利显著提升。同时,生活类贷款业务占比也在二季度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从去年同期的12%上升到29%。
所以,在二季度促成贷款金额下滑的背景下,生活类贷款费率和业务占比的“双升”使信而富的毛收入和净收入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二季度,生活贷毛收入2,57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130万美元增长127%。平台净收入的takerate从去年同期的2.1%上升到5.63%,相比一季度提升4.07%(在一季度,市场波动导致一名机构投资者蒙受损失,信而富给予其赔付降低了净收入比率)毛利改善助信而富业绩边际改善收窄亏损。
事实上,高频的经营数据已经显示信而富的经营状况在边际转好。二季度财务报告的电话会议中,管理层披露了二季度每个月的经营数据。具体而言,4月至6月,信而富的净收入分别为680万、780万和840万美金,运营费用分为为1230万、1140万和980万美元,呈现出净收入边际增长、运营费用边际较少的趋势,故净亏损也在边际收窄。笔者认为,净收入的边际增长缘于高毛利生活贷业务占比的提升,运营费用的边际较少缘于组织架构调整和裁冗增效。但由于生活贷获客成本较高,随着其业务占比的提升运营费用的下行空间恐怕较小,但净收入的takerate将有所改善。
可以预见的是,生活类贷款的业务占比将在未来继续增长。这将有助于平台整体净收入takerate的提升,进而缩小盈亏平衡所需要的贷款撮合量,尽早实现盈利并改善公司的经营现金流。
二季度,根据消费贷2.5%、生活贷11.9%的Nettakerate以及生活贷30%的业务比重计算,在运营费用保持3350万美金不变的前提下,信而富需要撮合6.4亿美金的贷款才能在本季度达到盈亏平衡点。在此,笔者基于两类产品目前的Nettakerate,建立了消费贷比例、运营费用以及盈亏平衡点贷款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如下表显示。当生活贷比例越高、运营费用越低,信而富所需要的盈亏平衡贷款量则越低。但由于生活贷的获客成本更高,故其业务占比与运营费用正相关,未来的盈亏平衡点大概率向下表中的左上方移动,蓝色区间为信而富未来潜在的盈亏平衡点。
雷潮影响一般 4Q盈利概率较高
从6月起,一些平台暴雷导致行业出现些许波动,但信而富二季度的整体出借资金处于净流入状态,出借人数量稳定在1.8万左右。当然这一部分也缘于事业部改革的成效,管理层解释道财富管理事业部的员工与出借人保持着定期的直接沟通,让出借人能够了解平台的风险管理状况和正在取得的成绩,进而稳定投资人信心。
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信而富对于出借产品的风险保障机制做出调整,取消了此前的质保转款服务,实行“风险平衡策略”。新的机制下,出借人将共同承担风险和共同分享收益收获浮动收益。为了补偿出借人所需承担的信用风险,除了借款项目本身的风险溢价外(生活贷出借人的takerate达到18%),信而富增加了生活贷)的CAI支出。具体而言,对于匹配到消费贷首借、消费贷复借以及生活贷的出借人,分别实行每笔60元、每笔15元以及每期60元的奖励。二季度 CAI的支出达到1360万美元,其中1150多万美元用于生活贷,相当于生活贷促成贷款金额的9.8%。从长期来看,生活贷的表现将显著影响出借人的收益率。未来,信而富对于生活贷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管理层也提及一季度退出的机构投资者正在寻求合作机会。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在7月雷潮中,投资人信心衰退非常严重,资金大幅流出P2P行业。为了应对投资人突如其来的大幅赎回,平台不得不将新加入的出借资金优先承接债权转让标的,新增资金较少平台的出借人则面临债权转让耗时较长的问题。这进而影响投资人对于平台的流动性预期、增加提前赎回金额,形成信心衰退+流动性衰退的正反馈效应。于平台而言,这将显著影响新增借款项目的撮合。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及平台运营报告披露的数据,上市以及头部平台(网贷之家Top20)的贷款撮合量在7月出现断崖式下跌,环比跌幅高者接近90%。其中,信而富的表现不错环比跌幅为26.2%处于重点平台的中上水平,如果能重新与信托资方展开合作,无疑能保持平台资金的稳定性,为未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不过,7月雷潮具有延续性、资金流出具有惯性。所以,7月、8月的行业景气程度整体低迷,贷款撮合量会有较为明显的下滑。对于信而富而言,虽然净收入的takerate提高、运营成本降低,但想扭亏为盈还需贷款撮合量的支持。就目前的数据而言,信而富在3Q实现盈利的难度较大。不过,最近网贷行业迎来政策的连续呵护,除了“打击逃废债”、“十项举措应对网贷风险”以及“四大AMC协助化解网贷风险以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终于落地,机构自查、自律检查、行政检查箭在弦上,P2P备案的时间表逐渐清晰。政策落地能维稳投资人信心、放缓行业资金流出,保证平台贷款撮合业务的健康进行。预计4Q行业景气程度将有所修复,信而富在4Q的盈利概率较大。
此外,监管落地对于合规运营的平台构成利好,加速良币驱逐劣币的进程。资本市场也表现出“意料之外”,在连绵下跌之后,P2P概念股终于硬了一次。待备案逐渐推进,希望这些公司能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