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朋友吐槽,近一个月找他咨询的人越来越多了。
都是问海外金融资产转移的,大家都很慌。
互哥想说,有点来不及了吧,聪明的人一年前就开始行动了吧。
一
一个多月前,外媒就报道过,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各大商业银行冻结了数千账户。
想确认一下开户人是否属于外国纳税人,顺便看看有没有偷税漏税。
这里面有很多是中国居民.....
而这些国家的行动因为一个叫CRS的国际协议。
简单说,一些国家和地区要联合起来查查大家的海外金融资产了。
流程就是金融机构把外国税收居民的金融账户的信息交给税务局。
签了这个CRS的国家或地区把这些信息交换,谁没事,谁该补税就相当清楚了。
这些金融机构包括范围非常广,包括银行、信托、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各种金融投资产品的投资实体、特定的保险机构等。
存款账户、保险合同等资产信息和姓名、账户余额等个人信息都要交代的明明白白。
也就说有人把钱藏在了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避税的话,这下就要被查出来了。
账户透明,谁心是红的,谁的心是黑的就一目了然了。
二
事实上,从2017年1月1日起,中国及香港等数十个国家地区已经同步开始实施这个协议了。
2017年第一次交换信息的时候,就额外征收了850亿欧元,大概有6747亿人民币。
今年9月,到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交换信息了。
所以,有海外资产的人有些慌了,尤其是配置了高额金融资产的人,普遍压力山大。
其实,不涉及国内税收居民的,如果没有海外金融资产没什么影响。
查的是那些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税收居民在内地的账户,内地居民在港澳地区的账户。
尤其是近两年,在人民币贬值等因素的影响下。
去香港开银行户口、购买香港保险的人越来越多,而这些信息都是要被交换的。
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也要被查,这个居民的概念不是按户籍或者国籍来区分的,而是按居住地来分的。
举个栗子:
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中国公民孙悟空,在澳大利亚有一笔大额存款,要查的;
而澳大利亚人猪八戒虽然没有中国国籍,但是在国内长期定居,要查的;
而长期居住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公民沙悟净在香港有一笔大额金融资产,要查的;
唐僧在澳大利亚取得了永久居留权,但是在中国居住,且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离境没有超过30天,而多里离境也没超过90天,要查的。
逃税漏税的跑不掉了。
三
根据国税总局提供的时间表,2018年12月31日前,都要查完的。
如果说大家按着规定交税,也就没有什么关系。
怕就怕在,很多人海外的资产不是单纯的投资,他是为了避税啊。
比如首批核查的主要是高净值的人,总额要大于100万美元。
而我国的外汇管理规定每人每年的换汇额度是只有等值5万美元。
如果是短时间才进行的海外资产配置,这钱是这么出去的......
不仅是CRS对这些不正经交税的人下手了,还有就是新个税也出手了。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增加了反避税的条款:
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这些行动多少让我们这些老老实实交税的人心里平衡一点。
互哥向来不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纳说人,可这个资本为上的社会,我们改变不了人的贪婪。
至少我们要守住内心的底线,到手的钱都是合规合法。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