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我看了一个统计数据,截止9月12日,有283家A股公司的股价跌破净资产,这是2008年以来的新高,在2015年的股市崩盘里,都没有这么惨烈。
股价跌破净值意味着把公司拆开卖了,再按持股比例分给投资者的钱,都比股价多。在财务报表没有水分的前提下,此时的股价非常安全,于是又有不少人觉得可以抄底了。
加上前天传出小道消息,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已向中国发出了重启贸易谈判的请求,而这个消息昨天已经被商务部确认了。
由美国主动牵头的谈判,让市场的信心恢复不少,所以昨天A股大盘的表现很是不错。而且有大量的小单买入,说明有不少散户入场了。
但除了小单是净买入之外,超大单、大单和中单都是卖单比买单多,说明机构的资金其实是在流出的。
散户入场,机构却还在撤离,究竟是谁看走了眼?入场的散户是成功抄底,还是给机构制造了逃离的机会呢?
抄底的底气在哪里?
现在觉得可以抄底的人,多半是因为现在市场已经出现了下面3个条件。
首先是估值到了历史低位,现在的A股整体估值已经很低了。
大盘指数的PE值已经接近2015年股市崩盘时的PE值,并且比1993年、2001年和2009年的底部PE要低不少。
所以有的人认为现在的A股处在一个很安全的估值区间。
其次,未来可以流入股市的资金也在增多。
从7月政策基调由“宽货币”转向“宽信用”开始,我们就重新开始了“宽货币”+“宽信用”。
之前由于银行拧紧水龙头,市场的资金是很紧缺的,但是“宽货币”与“宽信用”相结合,给市场投放了资金。
加上14只养老目标基金FOF已获得批文,进入发行阶段,这又未来会给股市带来长线的资金。
除了国内的资金之外,海外的资金也看中了A股现在的低估值,北上资金(俗称国际热钱)昨天已经终结了9月份净卖出的局面。
最后是现在市场的交易热情已经很有股市低点的感觉,9月11日的股票交易量创下4年新低,基金也频繁破发。
当市场交易热情降到“冰点”,股市往往就要起来了。
综合以上3点,加上贸易战可能会因为美国主动牵头的会议有所好转,所以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抄底了。
没有释放的大风险还在
但并不是所有条件都指向现在的股市已经到底,并且可以抄底了。
现在影响股市走向的一个很大因素就是整体的市场情绪非常低迷。
现在的市场情绪很悲观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国内的经济环境不容乐观,而且在美国还有两块大石头没有落地。
最大的那块石头是毛衣战。
现在2000亿关税虽然还没有开始征收,但特朗普最近却表示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可能很快实施。
而且在这之后,可能对中国另外267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
如果特朗普说的都成真了,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虽说现在美国商务部已经牵头和中国重回谈判桌了,但最终会谈成什么样子,还是个未知数。
虽然我们跟老美谈判的消息出来后市场信心又恢复了一点,昨天让A股涨了点,但要是谈判的结果并不好,市场情绪恐怕会比没有听到这个消息之前更加消极,到时大盘被打得更低是更大概率的事情。
另外一块石头是美联储9月可能会进行的加息。
北京时间9月26日,美联储会公布利率决议,并发表货币政策声明,而9月加息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最终会不会加息,加多少,都会对中国产生不小的影响。
如果美联储加息幅度超过市场预期,美元很有可能就要大涨一波。然而美元加息,我们却在加速投放货币,人民币兑美元可能会进一步贬值。
人民币贬值会打击国内投资者的信心,也会让国际热钱流出,股市自然也会受到波及。
所以,在这两块大石头落地之前,投资者都不敢放心投资,股市也不太可能上涨,震荡的概率更大。而落地之后,如果是不利的结果,股市很可能下跌。
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没有入场的我认为这个月都不需要急着入场,看看再说。
说白了现在这个行情就是:对券商分析师来说,看多了感觉不道德,看空了有政治风险,不看可能会失业,尴尬得一地。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