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恒大,贾跃亭丢了最后一张信用卡
-- 2018-10-15
超级新能源车FF原股东贾跃亭欲撕毁合同踢恒大出局。公告显示,贾跃亭半年耗尽恒大8亿美元后,又向恒大提出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未达目的后“操控双方的合资公司董事会”提出仲裁,要求剥夺恒大融资同意权以及解除所有合作协议。

2018年十一假期,大家在开心的过节,中国恒大(03333.HK)却在不开心地“过节”。

后者旗下子公司恒大健康(00708.HK)发了个糟心的公告,大意是:超级新能源车FF(Faraday Future)原股东贾跃亭欲撕毁合同踢恒大出局。

公告显示,贾跃亭半年耗尽恒大8亿美元后,又向恒大提出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未达目的后“操控双方的合资公司董事会”提出仲裁,要求剥夺恒大融资同意权以及解除所有合作协议。

“与合作伙伴斗,其乐融融”的老贾自然不甘示弱,不过他的回复又一次刷新我的认知(咦,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奇怪我要说“又”)。明明恒大指责贾跃亭操控双方合资公司董事会来“对恒大提出仲裁”,而贾跃亭却回应没有操控董事会来“达成融资的补充协议”。

吵架,真的是贾老师的专长。

曾几何时,败走乐视(SZ:300104),远赴美利坚之后,All in超级新能源车FF曾是“贾下周”回国的希望。

但新能源造车,打底也需要200亿投资。刚坑完孙宏斌,谁还愿意相信老贾?

穷途末路之时,许家印的恒大伸出援手。

2018年6月25日公告与贾跃亭达成协议,通过时颖(恒大子公司)持股超级新能源车的合资公司45%,拟定三年内完成投资20亿美元(2018年前支付8亿美元,2019年支付6亿美元,2020年支付6亿美元),并已于2018年5月25日提前完成首期8亿美元注资。

(这里插一句,提“洗钱论”的赶紧洗洗睡吧,谁会在贾跃亭这个250瓦的聚光灯招牌底下洗钱?另外,恒大145亿入股广汇集团,入主全球最大汽车经销商表明,造车并不是孤立的布局。)

不曾想仅仅过去两个月,贾表示:

“年度预算8亿美元我两个月就花光了,惊不惊喜?“

“要不再给我7亿刀吧。”

“啥,要先签补充协议再给钱?”

“喂,是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吗,本人申请仲裁剥夺时颖(恒大子公司)……”

或许贾跃亭和恒大之间,有一些咱吃瓜群众不知道的事情,但用常识看这件事其实很清晰:

(1) 超级新能源车没啥进展还老要钱,这是没什么道理的,成果都没有怎么超额给钱?难道就凭着火烧毁的唯一一辆FF91预产车(巧了,2016年乐视组织媒体去加州见证第一辆样车,也是运输发生车祸,毛都没见着);

(2) 贾搞这么多事情,原因不排除贾难以完成量产承诺而失去控制权,所以先咬恒大一口;

(3) 8亿美元两个月就花光了,更有可能是拿去还债了;

(4)两者的信用不可同日而语,一边是曾八次出现在信用中国失信人名单,背负巨额欠款的老贾,一边是企业大额盈利有力量去做扶贫的老许,谁心里还没一杆秤一把尺呢?

这些年与老贾沾边的人都很惨,供应商拿不到钱,被逼到要常驻乐视网大楼讨债;投资人纷纷爆仓,认识的一个位列十大流通股东的牛散也是吃了大亏;周航的易到用车本来好好的,加入乐视就废了;还有融创的老孙,没做成乐视网的白衣骑士,150亿直接打水漂……

所有起于PPT、终于人品的合作,用血泪总结出了一条“贾跃亭定律”:跟贾跃亭在一起,不是亏多亏少的问题,是所有人都要亏。

而贾之所以能屡屡得手,靠的无外乎两条:

一是投其所好,你不是想转型吗,不管是互联网还是新能源汽车,我手上就有现成的!

二是超强的社交能力,当初第一次和孙宏斌见面,聊了几个小时就让地产狂人认为这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

但从另一方面看,我觉得这次的纠纷对恒大来说并不是坏事。就像在婚前,彻底看清了对方是个渣男一样。虽然分开了短期可能会伤心流泪(恒大股价短期内可能因此波动),但从长远看绝对是好事。

你想想,两个月8亿美元没了,一年还不得花40亿美元~50亿美元?就这花(bai)钱(jia)能力,对比一下国内造车新势力,你会发现恒大家里即使有金矿铜矿玄铁矿都撑不住。

恒大遭受更大损失前远离贾跃亭很有必要,查理芒格说过,“如果我知道自己将死在哪里,那么我一辈子都不会到那里去”。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远离贾跃亭,本次纠纷还未出最终的结果,事情的演变下去无非是:(1)恒大彻底离开;(2)拿到FF91的控制权,说实话这两个选项对目前的恒大,其实影响都不大。

即使退一万步讲,新能源车这个项目做得不太好又如何?不光是恒大,对于融创碧桂园这几个龙头来说,多元化处于拓展期,暂时做得不好,也就相当于几百个项目里有一两个做得差强人意。

多元化首先要考虑的是方向,方向对了,前进的过程再曲折也没关系。恒大以文化旅游(童世界)和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为龙头的思路还是挺不错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些东西的基础,主营的房地产开发业务。

对于恒大的投资者来说,永远要回到故事的主线看问题。

2018年9月,恒大合同销售面积599.8万平,合同销售金额630.1亿元;去年同期合同销售面积440.3万平,合同销售金额443.3亿元。当月的恒大是所有房地产公司中的月销售冠军,这也就是许家印所谓的“市场越不好越能体现出恒大的功力”。

为什么市场环境没有前几年好,有的公司慌了,比如万科喊口号了,要活下去。而恒大却可以说是波澜不惊,把冬天当春天过呢?不同之处在于是否有大量的低价土地储备。

恒大土地储备有3亿平(不包含表外的0.73亿旧改项目),一二线城市占68%,三线核心城市占32%,楼面均价低至1683元/平。超前的低价土地储备是恒大持续增长的最大底气,二手房不好卖是因为限价导致的价格倒挂,但一手房总要卖的。

不管价格跌到多少,恒大凭超低的楼面价都有得赚(单个项目IRR至少至少20%吧),其实从合约销售单价看,恒大卖的楼价格并没有跌,1月~9月每平同比还提高了431元。

低价大量土储,资金因素暴力洗盘小开发商导致更快地集中,这两个主要逻辑差不多保证了恒大未来十年的持续稳健发展。其实买恒大光凭股息就能收回投资,现在股息收益率10%左右(对应20元左右的股价)。

这次和老贾的纠纷,或许是恒大投资者的最后一劫。都已经6倍市盈率了,公司合理偏低的价格,还用多说什么呢?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