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年,受够了朝九晚六的我,终于辞职了
融360 2018-10-16
有多少人可以一毕业就做喜欢的工作,并且实现财务自由?站在毕业三年这个时间节点,我有了新的感触:职业生涯规划,确实对人的观念和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1

有多少人可以一毕业就做喜欢的工作,并且实现财务自由?

站在毕业三年这个时间节点,我有了新的感触:职业生涯规划,确实对人的观念和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说句很通俗的话,当我对上司感到失望和不满的时候,工作会让我站在“我需要谋生”这个角度,去积极地面对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像学生时的实习那样,一边沉溺于情绪,一边在心里暗暗盘算着“不行就回校”。

工作的本质是相互选择与合作。

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安田佳生提出:“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如果你充满热情和抱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和充满挑战的人生,那就无须在意别人眼中的好工作,比如安逸稳定的事业单位。去选择一份工作本身吸引你的生活模式,并热爱这样的人生状态。

合作的基础是什么?是价值交换。你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根据这个价值的大小,付给你一定的薪酬。这个价值也包括责任,因为责任,其实也是一种精神和情绪价值。

那么工作的第二个约束作用,就是让我时刻保持敬畏,想要不断获得自我成长和进步。

这种敬畏,再细细体察,其实也并不是对于未知的恐惧,而是对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

经常有人问我,作为一名新闻系毕业生,做着有专业特长的编辑工作,是不是很轻松?

我的回答是,看似不断重复的工作,也会有厌烦的时候。是的,这就是工作的常态。只能在巨大的压力下,平顺地进行各项工作。

人性的本能是喜欢比较的。工作让你满足日常裹腹的安全感的同时,也会让你感到无聊,想要一点新鲜感的刺激。

可是,善于规划和选择的人,对自己未来有要求的人,会明白“有所得就必然有承担”,会更懂珍惜,也更能理解自己“欲望和恐惧”的来处。

这可能也是,这几年,我一直在各种不顺中不断折腾,尽管电影《等风来》里面说:“别折腾,没什么用”,但对我而言,通过不断折腾,更能看清自己的不足和欲望,也更能克服自己的恐惧。

我过去的一点经历告诉我,钱多,事少,离家近的机会,是极为少见,除非你的运气足够好。

我们从走出校园,踏入社会的那一天开始,就开始学习各种职业技能,用以谋生,寒窗苦读数十载,早出晚归,每天穿梭在各种高端写字楼之间,疲于应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停在职业跑道上奔跑,不敢休息、不敢请假、甚至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以期获得在陌生的城市一寸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当你身陷困境,周围的人都一刻不停地在奔跑时,你的一腔孤勇,会告诉你:原来这就是现实,原来这是我们生存的前提。

2

我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对工作的要求算不上高,但从来也不敢有一丝懈怠,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年轻,似乎总是和彷徨不期而遇,当你经历的越多,获得信息的渠道越多,整合信息的能力越强时,你的工作会变得得心应手。

所谓的贵人相助,从来都是自我精进的结果,除了靠谱的人设,你还要练习各种生存技能。

工作三年,自然背过不少黑锅。最难的时候,连续半年两次被解雇。没有想过放弃,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收拾东西,下班买菜回家做饭,重新修改简历,发邮件,寻找一些我觉得很厉害的职场前辈帮我推荐,并且后面找到较之前各方面都要好的工作,就一直觉得自己其实还是蛮幸运。

这里面当然有运气的成分;但我现在细细想来,依然关乎个人的判断,智慧与能力。

要做一个事事有回应的人,也要做一个靠谱的人。

倘若你现在问我,和刚毕业工作时感受有什么不一样?

不一样的是,我觉得对很多事情的容忍度更深了,更能理解人,也更包容人,和家人以外的人交流时,也越来越被理解和包容。

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事就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追逐,比如:初心,始终未变。

我觉得这种不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个人价值观的。价值观相近,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在“实现自我”这个深层次方面上,可以彼此理解与支持。

二是自己的经历。知识的积累,一定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一个人生活,买菜煲汤做饭,一个人读书,一个人旅行。

很感恩那些独自走过的岁月,无论酷暑还是严寒,期待未来更精彩。

3

过去的两年里,因为独居的缘故,多次想要去远方旅行的愿望落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长期外卖,加之熬夜,各种不好的生活的习惯,随之而来的是,睡眠变差,脸上爆痘,脾气变差。于是,我开始尝试自己买菜做饭,因为深知,有健康的身体太重要了。

前不久,因为机缘巧合,结束了三年的编辑生涯,进入公益圈,做尿毒症患儿救助项目的全职公益人。

很多人一提起尿毒症,就会想起透析、肾移植,它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不仅使患者自身深受折磨,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为病情复杂、治疗费用高,很多患者对此失去信心,甚至是选择放弃。毕竟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每个月几千块的透析费不是一笔小数字,几十万的手术费用更像是个天文数字。

因为这份特殊的工作,每天要研究尿毒症患儿的日常,包括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及时和捐赠者反馈,共同策划一些活动,从而让更多的尿毒症患儿得到关注与救助。道阻且长,我知道,我的公益之路才刚开始,希望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

从决定加入公益行业,就做好了承受一切质疑的声音,比如:来自周围人的不理解,对于公益的道德绑架。这种压力并非凭借一腔孤勇就能化解,就如同热恋期的人一样,相爱容易相处难,有时你的一番好意却令自己感到无能为力。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公益这份职业带给我的力量,成为我的信仰,尽己所能,做点事情,这常常让人感到快乐,也成为了我坚持做公益的理由,未来,它将支持我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