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信会影响个人征信?大家对征信的误解有多深?
钱博士 2018-10-16
个人征信记录了过去所有的信用行为,也影响着个人日后的经济活动。最为常见的就是一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如果出现了不良信息,其个人贷款买房或者办理信用卡等授信消费行为将可能受到相应的限制或者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康波财经”(ID:youqianlab),回复“有钱”获取。

个人征信记录了过去所有的信用行为,也影响着个人日后的经济活动。最为常见的就是一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如果出现了不良信息,其个人贷款买房或者办理信用卡等授信消费行为将可能受到相应的限制或者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因此,大家都知道,维护自身良好的信用记录至关重要。

然而,如今出现了很多有着贷款想法的人却不敢轻易授信的状况,了解才得知大部分人是怕影响个人的征信。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完全没必要的,今天有钱实验室就跟大家探讨一下,影响个人征信的行为有哪些?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不良信息是指对信息主体信用状况构成负面影响的多种信息,包括信息主体在借贷、赊购、担保、租赁、保险、使用信用卡等活动中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信息,对信息主体的行政处罚信息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信息主体履行义务以及强制执行的信息,以及国务院征信业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信息

具体来说,信用卡逾期不还、贷款逾期不还、频繁查询个人征信、短期内申请过多信用卡、欠税、民事判决记录、行政处罚、电信欠费、地铁逃票、闯红灯等都会影响个人信用。

其中提到,如果频繁查询个人征信会影响个人信用。有钱实验室了解到,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原因分为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异议查询等。其中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款审批按风险要素看可以属于负面类,只有当这类查询记录过多的时候才会产生不利影响,而本人查询不算在内。因此如果是个人查询自己的相关征信记录的话,是不会对贷款有影响的。但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没事别总查征信。银行资深人士有在纽约时报中说过,征信在一个月查询超过三次就会影响贷款,因为征信报告上所显示的每个项目都会对你有所影响。

有钱实验室建议,大家在查询征信次数上,最好能做到一个月最多查询三次,一年最多查询十次。

可见,个人征信没有那么“脆弱”,大家不必对其诚惶诚恐、避之不及,只要我们讲诚信守信用,正确合理地使用自己的信用,就能很好的使用借贷产品以满足自己的不时之需。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