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个周末的功夫,满世界都在传楼市取消限价限购那档子事儿,搞得人心惶惶。
今天 石榴叔想说
-1-
殊不知,“厦门全面取消限购”的所谓会议、文件和视频都是2015年的“旧闻”。
而广州南沙、花都、增城三区有意取消针对一手商品房的价格限制,根本动因在于堵漏双合同,治理销售市场乱象。
取消限价并不意味房价就能随行就市,开发商就有了涨跌的决定权。
事实上,开发商以什么价格对外销售,仍需要进行备案,且价格不得随意上浮或下调。
我就想问一句,房产中介造谣不用负法律责任的么?
-2-
石榴叔所居住的区域,算是南京的主城区热点,去年年初,楼市最好的时间点,一条街有十多家房产中介,如今超过一半都已经拉上了卷帘门,有些直接改成了水果超市。
一位和我很熟悉的经纪,今年到现在都没开张,一单也没有成交,现在他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几千元的底薪,公司还要想方设法的克扣,要不是每个月能促成一两单租房,生活都成问题,信用卡已经欠了一屁股债。
“去年,手中只要是有客户的,每月的收入两万以上不成问题,楼市冷的太快了。不少入职不久的同事已经另谋出路了,我还准备再熬熬看”。
没有成交量,员工离职、店面关闭,是很多一二线城市中介的普遍情况。
老牌房地产中介上海Z原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内部改革措施。自2018年10月1日起,所有岗位的福利待遇减至五折发放,多部门佣金打八折发放。
S联行为了节流,甚至在报销额度、开会禁上水果和饮料上做起文章。
L家?早就开始取消底薪和鼓励员工承包门店了。有经纪自曝,每月借公司钱过日子,销售提成直接扣还公司,借钱到了12000元上限,零开单就直接走人。
-3-
房产中介大面积关门意味着没人买房,活不下去,虽然到目前为止,一二线城市还没有出现有些人幻想中的大跳水,但大幅缩量,大量房源无人问津,甚至连30天带看都是0。
市场已经从卖方主动,变成买方主动,买房人突然就变得挑剔。
“现在买房人根本不急,楼层高的不要,房龄老的不要,户型不好的不要,价格贵的不要,不给用菜刀砍价的不要”
“正常卖房,没有10%的降价,卖家根本无动于衷。如果是大户型的,15%折扣”
“必须上手段,才能促成交”
“房主直降xx万”这样的话以前还有点效果,现在也没用了。于是才有了各种不买房就输了人生的冷嘲热讽,连续惊叹号式的散播焦虑。
要知道表面坚强的刚需,心理其实很脆弱,揪心的睡不着。而那些加了重杠杆的投资客,也禁不起这么突然的幸福。
这几天,问石榴叔,是不是真的要解除限价限售的人,特别多,显然大家都当真了。
-4-
各种红头文件,不想在这里重复。
只强调一点,目前市场所有的官方动作,其实是在房价维稳。
说白了,既要控制房价上涨,也要防范房价大跌,这是当下楼市底线,而最近两年,我们一直都走在调控的路上。
谁敢先打开限价或者限售这顶帽子,乌纱帽当真不要了,这是犯了严重的错误。
为了让房价稳定,调控政策硬是从传统的“四限”(限购、限价、限贷、限售)开始向“八限”升级,标志着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漏洞正被全面修复。
市场有一种声音,认为限价和限售是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倒退。
然而,很多人忽视了经济环境,房价进一步上涨的风险,远大过所能带来的经济刺激效用。
容石榴叔说句实话,现阶段,一切政策的目的都是锁定仓位,锁定交易,以期达到锁定价格,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
房价也不允许大跌,因为背后的代表的不仅仅是房奴和开发商,由于土地和房产扮演着抵押品的角色,银行也会被拖下水,进而影响到整体经济。
最近有人问我,房价会不会拦腰砍?你真是想多了,这时候,真正好房子的板块价值和居住价值,开始凸显重要性,体现抗跌体质。
最近十年,房价只在2008年和2014年开启过下行通道。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我觉得不是,当下调控力度空前,很明显,开始要抑制金融资源过度流向房地产,减缓楼市供给压力,而提升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为的是减少购买力,减缓对房价波动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当然了,一切要等到5-10年之后,才能看清。
今天这篇废话 老南想说
本文,只是希望大家在这混乱的楼市中,多看清真相,多思考,而不是被朋友圈不断带节奏!
凛冬之下,安全第一,房子也是会吃人的。
-END-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