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前10名平台 其他平台现在还能不能投?
智多星理财师 2018-12-10
今年的网贷自6月以后一直是寒冬,羊毛平台、投之家出事之后,暴雷平台接连点燃,恐惧不断蔓延,很多出借人也被这股寒流彻底感染了......


今年的网贷自6月以后一直是寒冬,羊毛平台、投之家出事之后,暴雷平台接连点燃,恐惧不断蔓延,很多出借人也被这股寒流彻底感染了......

其实大家也不必太过悲观,行业现存前40的平台合计霸占了近7000亿的待收,死掉的也大都是胡搞乱搞的平台,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业根基损伤很小。

所幸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自我抵抗,一部分理性的朋友也从低谷中恢复了过来。最近一些渠道也开始推荐某些高息的二线平台了,还可不可以上车某些二三线平台?

大家又活跃了起来,这是好事。但投资之前,大家需要了正视一下行业现状。

01

平台普遍出现的断流现象,仍未好转

自6月雷潮以来,很多平台都出现了资金断流的问题,现在并没有完全性的好转。

表象如下:

虽然平台直接炸雷的情况不出现了,但大家却又遇见了,不跑路、不清盘、提前困难、展期、分期兑付,这种变相延期还钱或不还钱的问题。其中有些平台早已“暗雷”,靠着变相的延长投资期限,忽悠出借人,试图用时间换空间,苟延残喘的吊命,相信大家深有感触。

断流现象到底有多严重呢,现在不仅仅出现在一些“垃圾”平台当中,大家公认的一些综合实力很不错的平台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影响,连一线的爱X进、点X网都被波及其中。

而大家关心的二线平台中受创的数量则更多,有些资源比较好的平台还能靠着助贷业务存活,但有些情况不怎么好的,资产端基本处于停摆状态。目前很多二、三线平台都背负着营收减少(甚至无营收)+资金流的缩减的双重压力,如果这种状况仍然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平台能拿出多少钱垫付,还能够抗多久,没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02

信用崩盘了,行业回暖仍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其实很多朋友问XX平台还能不能投的时候,就是怕了怂了,从大家的举棋不定也映射出,行业信心确实崩盘了,直到现在这股气儿也没真正缓和过来。

行业回暖,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仍需要长时间的重塑、建立。

(1)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监管这把刀,把骗子平台和质量很差的平台阻挡在备案门外,垃圾少了,行业才能回归真正的价值;

(2)行业也需要时间自行恢复,重建新的信用。目前行业总存量应不会再增,拍拍、宜人、桔子等一线巨无霸大而不倒,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行业剩余的资金流会逐步向一线头部平台靠拢,而信用背书崩盘的二线及以下平台将迎来最惨烈的厮杀。谁能够在这次洗牌中存活下来,就能直接证明自己的实力,从而再次获得出借人的信任。

至于备案完成、行业新信用建立,大概要到什么时候呢?我也不知道,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着实是一个长久的大工程啊。

03

监管态度仍不明朗

最近各种权威媒体也出来发声了,财新、澎湃新闻等比较有影响力的媒体,也第一时间采访到部分地区的监管,获得了第一手的资讯。

从传递出的声音来看,监管对P2P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本来觉得你还不错,大力的鼓励其发展,谁知道光鲜艳丽之下居然有这么多勾当,借难免不让人心痛,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昨晚深圳互金协会发布了一份《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行业专项整治期间有关行为的通知》。

要求平台整改期间不得变更股权信息(股东、办公地址等),待收不得增长,出借人数不得增长,不得开展新业务,不得新增分支,线下门店数量需减少。

未来备案的尺度,松和严的把控都是未知数。现在P2P已经搞出了这么多事,为杜绝后患,难保监管不谨慎一些。如果卡得严了一些,可能一些实力弱的平台就被挡在了备案之外,到时候清退啥的也是个糟心事。

行业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前10以外的平台,都建议谨慎一些。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暂且静观其变吧。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