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康波财经”(ID:youqianlab),回复“有钱”获取。
现在很多人在有资金需求时就会选择办理贷款,大家在选择贷款银行时会发现各个银行执行的贷款利率会有所不同,那么银行的贷款利率究竟是如何计算的了,2018年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
银行的贷款年利率是由央进行公布的,不需要计算。2018年央行执行的人民币基准贷款年利率如下:贷款期限1年内(含一年)执行的利率为4.35%;贷款期限一年至五年(含五年)执行的利率为4.75%。贷款期限五年以上的利率为4.9%;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以内(含五年)执行的利率为2.75%;五年以上期限执行的贷款利率为3.25%。各个银行的年利率会在央行基准利率上进行浮动。
若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10%,那么银行实际执行的贷款利率如下:一年以内的商业贷款利率就是4.35%*1.1%=4.785%;一年至五年(含五年)的贷款利率就是4.75%*1.1=5.225%;贷款期限五年以上的利率为4.9%*1.1=5.39%。
贷款利率根据贷款计量期限不同,贷款利率的表示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方式,日利率等于年利率除以360;月利率等于年利率除以12。例如贷款年利率为4.9%,那么转化为月利率就是4.9%/12=0.408%;换算成日利率为0.0136%。
影响利率幅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地方政策,例如房贷,由于各地区对楼市的调控会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同一银行,执行的利率略有不同;
2、贷款期限,对于银行来说贷款期限越长,风险就越高,因此贷款期限越长,执行的利率就会越高;
3、贷款类型,我们常见的贷款主要有房贷、抵押贷款、信用贷款,一般房贷是属于风险较低的贷款产品,因此一般上浮比例在10%左右,但信用贷款风险就要略高一些,通常利率会上浮20%-30%左右。
4、贷款用户个人资质。通常学历高的、工作单位好、个人信用好的个人办理贷款利率比其他借款人的利率会低一些。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