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康波财经”(ID:youqianlab),回复“有钱”获取。
昨天,一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刷爆屏幕,虽然文章已被平台下架,不过,媒体人们、网友们对这篇文章的争论仍未结束,特别是关于内容博人眼球的虚构编造和炮制是争议的中心。
简单说,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聪颖过人的寒门学子,通过勤奋努力实现人生逆袭考上名校,却因为人正直,不帮富二代作弊、不为老板做假账而处处人生受限。更为悲剧的是,25岁就因病早逝。
回归信用本心,才能更好释放消费升级潜力
近几年,经营者信用缺失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消费领域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支付风险、信息泄露、霸王条款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监督权等根本权益无法得到充分实现,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同时影响到企业公信力,制约着消费潜力的进一步扩大。
随着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逐渐改善,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日渐突出,消费成为经济发展最强劲的推动力。对此, 2019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维权年主题为“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是对消费领域信用体系的呼唤,也是对放心消费环境的期盼。
消费升级的关键是树立消费信心
年关将近,消费升级成为近期的热点话题,商务部对消费升级表示,中国消费升级趋势不会改变,消费稳步增长势头不会改变,消费潜力释放势头也不会改变。
当前,我国消费升级仍然处于上升期,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也还有很大政策空间。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打消居民对医疗、养老的顾虑,使百姓敢消费,需要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有效调节收入分配,使百姓能够消费,同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全面保护消费者权益,使百姓愿意消费。
做到让消费者有信心,才能推动消费者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信心是消费的保护伞、催化剂,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