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套路多,学生难抵诱惑,谁之过?
康波财经 2019-2-25
在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时,校园贷的势头也很强盛。但是根据媒体的报道,一些贷款平台利用校园贷的幌子,抓住大学生在校园里社会信息来源较为封闭的特点,诱惑大学生一步一步走进“套路贷”陷阱。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康波财经”(ID:youqianlab),回复“有钱”获取。

校园贷套路多,学生难抵诱惑,谁之过?

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时,校园贷的势头也很强盛。但是根据媒体的报道,一些贷款平台利用校园贷的幌子,抓住大学生在校园里社会信息来源较为封闭的特点,诱惑大学生一步一步走进“套路贷”陷阱。而大学生往往善良天真,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欣然接受,殊不知这是一个命运截然不同的岔路口,在人生正轨上不断偏离。

今天小编带大家盘点几种较为典型的套路“校园贷”案件。

1.培训机构的“兼职”糖衣炮弹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多位天津在校大学生反映,此前,当地一家名叫天津嘉科教育培训机构的公司,通过招聘校园兼职的方式,让学生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并用学生的名义从多个网络贷款平台贷款,致使上千名学生背上了贷款。培训机构通过学生来骗取贷款的这种形式,其实有可能会构成贷款诈骗罪。

2.多头贷

河南某大学生在诺诺镑客、名校贷等10多个校园金融平台贷款近60万元后因过度借贷导致跳楼身亡。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补了这头,那头又出了问题,最后形成 “以贷还债”式的怪圈。轰炸般的催债信息和电话,对借贷人从精神上和物质上都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3.刷单赚钱反背债

南京的陈某经不住利润的诱惑,开始从事“刷单”购手机的小任务,本以为可以利用自己这点小聪明赚点钱滋润一下自己的校园生活。不料在成功分期购买手机后,实际的使用方拒绝分期付款并上演了一出“消失大计”,陈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后悔莫及,却为时已晚。

4.“裸条”

在各类层出不穷的校园贷事件中,“肉偿” “裸条”事件已经显得不足为奇。这些女孩多是如花似玉的年龄,正值许多花季少女的美好青春生活,但是却因为自己的欲望沟壑难以填满,虚荣的物质追求永无止境,陷入校园贷的漩涡。当最后还不起高昂的债务时,迫于无奈出卖了自己的肉体,5元一张、10元一张的廉价裸照也将自己的声誉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些女孩难承其重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校园贷往往会告诉大学生借钱很容易,手续也很简单,并不繁杂,但背后却隐藏着高额的利息。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学生,谁不知道学生还没有完全独立的经济能力呢?可是学生有父母,当学生走投无路时,父母一定会出面帮助自己的孩子。无疑,校园贷的“猎物”是深爱着孩子们的父母。

争论纷纷,一件又一件的唏嘘案件,一个又一个家庭所承受的巨大伤害却已经尘埃落定,无法弥补。害人不浅的校园贷和欲望难填满的学生孰是孰非?哪怕再有几十年,我们可能也难以定论。但是无论过错归于谁,我们都要远离非法贷款,在自己的大好时光做着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给自己的校园生活留一片净土。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