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互金远望号”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我们把指数基金的概念引入P2P。
与上证综指对应,成立「P2P综指」。「P2P综指」覆盖全部的P2P平台,按照平台体量(待还本金)成比例的持仓。
假设P2P行业总待还本金为1万亿,陆金服待还本金为1千亿,则1份额的「P2P综指」为1万元,其中1千元会投入到陆金服中。其他仓位以此类推。
同样的,我们还可以创造出「P2P50」,「P2P基本面50」等各种P2P行业指数。
「P2P50」:选取P2P行业体量最大的50家平台,按照平台体量成比例的持仓。
「P2P基本面50」:按照体量、背景、资产端、舆论、收益率等选择P2P行业的前50家平台,按照平台体量成比例的持仓。
咱们用最具有代表性的「P2P综指」来考察P2P行业2018年雷潮。
雷潮前P2P行业的总待还本金约为1万亿,雷潮后仅剩7千亿。对于「P2P综指」而言,2018年初点位为10000点,2018年末考虑利息(相当于股票的分红)后的点位为7700点。
由此可得,2018年全年,「P2P综指」的收益率为-23%。
对于上证综指,从2018年初的3300点跌到年末的2500点。假设股息率为1%。
2018年全年,上证综指的收益率为-23%。
结果很神奇,在各类资产价格普跌的2018年,P2P和A股的收益率竟然刚好持平。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P2P投资人含泪诉说,18年投资P2P血本无归。但实际上,稳定赚钱的投资人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声音并没有发出。
1
A股和「P2P综指」各年净值涨跌幅比较
有些投资人可能会对远望前述的P2P和A股的收益率比较结果有异议。因为19年2月份,A股快速回升到了3000点,收回了大部分损失。
但实际上真是如此吗?
回想2018年8月,外有大国对抗之忧,内有债务压顶之患,一场关系全民族何去何从的危机拷问着这个国家。
股市熊冠全球,楼市房住不炒,私募P2P连环爆/雷,以OFO为首的各类风口猪坠地,毕业生就业困难,互联网巨头纷纷裁员,北京豪宅降价闹维权……
当时,高首席语出惊人:「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最可怜,如果国家这次选错了路,这辈子就可以洗洗睡了。」
前所未有的财富焦虑涌上了当时很多年轻人们的心头。站在国与家的十字路口,无数年轻人甚至做好八年抗战的心理准备。
众多股民已然对国运失去了希望,恐慌性抛售者居多,坚定持有者甚少。所以,2019年的涨幅再高,也和这些韭菜无关了。
而P2P相当于强制性投资。如果不能紧急下车,只能等待回款,没有损失;即使紧急下车,债转的损耗也仅为0.5%~2%。
(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正常平台的债转损耗。已出现风险平台的债转损耗,已经被归为损失掉的净值)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从2015年至今,「P2P综指」除了在2018年出现净值大幅下滑之外,其他年份的净值增长幅度一般在12%~20%范围内。
如果考虑上一些平台的打新和节日活动,实际的投资收益率还可以提高10%~25%。
而上证综指除了在2015年出现大牛市(前提是你即时止盈,没有成为接盘侠),其他年份的净值变动幅度为-25%~10%。
总而言之,15年以来P2P的收益率绝对超过A股。如果考虑上P2P简单易学,投资周期短的特点,其优势更加突出。
2
正和博弈与负和博弈
把一件投资品指数化、净值化,看起来很简单,但有时候投资人并不能完全掌握好其中的原理。
例如,目前P2P行业在按照监管要求降待收,这并不代表P2P综合指数的净值会减少。就好像你在拍拍贷投个年标,即使拍拍贷的总待收在下降,但你的投资并不受影响,1年后你会正常拿回本金和利息,指数的净值将会增加。
导致P2P指数净值减小的唯一因素是平台的暴雷或折价债转。
而除了18年的雷潮,15年至今P2P行业的暴雷比例其实是很少。因此,P2P综合指数的净值呈现出长期增长的态势。
原因很简单,债权是固定的,利率是固定的,财富必然是增值的。对于任何一个P2P投资人而言,这是一场正和博弈,不存在相互之间的收割。
而股市就不一样了。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说股票的指数基金是长期上涨的,但这句话有个前提,就是时间维度要足够大,选择面要足够广。
指数基金可能会被高估,也可能会收录一些垃圾股、概念股。
庄家、大股东说这个公司每股值100元,并把股价抄到了100元,但实际上每股只值10元。指数基金自然就被高估了。那么随着股价不断向价值靠拢,基金投资人的财富就不断蒸发。
所以很多时候,A股往往展示出的是财富转移的力量,而非价值创造的功能。
再加上指数基金的各种管理费,交易费,这就变为了一场负和博弈,散户的屠宰场,「赵薇们」的韭菜园子。
3
「P2P基本面50」及其经验总结
上证综指囊括了上海证交所全部的股票,因此也会收录进一些垃圾股。我们往往不会去投资上证综指,而是去投资上证50、基本面50这样的相对较优质,有一定选股条件的指数基金。
同样地,「P2P综指」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指数,涵盖了所有的平台。但在实际投资时,我们往往不会去投资一些有明显问题或者体量极小的平台。
这样,「P2P50」或「P2P基本面50」才能更好地代表我们的真实投资行为,其收益率也会远远超过「P2P综指」。
例如,对于「P2P基本面50」而言,除了2018年,其他年份几乎不会遇到黑天鹅,收益非常稳健,历年的收益率范围约为10%~18%(投资年标)。
在最糟糕的2018年,如果不小心选入几只黑天鹅,其收益率会如何变动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什么样的平台算黑天鹅。
远望不认为草根、小牛在线和牛板金等一些体量大的风险平台是黑天鹅。毕竟这些平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各种实锤负面满天飞,只是很多投资人视而不见。
2018年勉强能算得上黑天鹅的只有5家——图腾贷、投之家、银湖网、宜贷网和点融网。
(2017年某三方给出的P2P行业前20名)
我们假设一种最不利的情况:「P2P基本面50」把这5家黑天鹅平台全部收录进了其指数。
但当这5家平台的基本面出现问题时,「P2P基本面50」会忠实地按照其选平台规则,撤离这些平台。
例如,宜贷网关联平台宜湃网出事后远望做了深度调研并写了文章,随后在朋友圈连续2次提醒宜贷网投资人撤离。
尽管当时的宜贷网还如日中天,但其基本面已经明显出现了问题。所以,「P2P基本面50」必然会以8、9折割肉清仓。
还有些平台即使不能割肉债转,也能逐步退出,比如点融网。只有投之家是关门打狗,只能等数年后法院判决清算回款。
远望按照最糟糕的情况,将这5只黑天鹅进行了总结,结果如下表。
(2017年某三方给出的P2P行业前20名)
我们假设一种最不利的情况:「P2P基本面50」把这5家黑天鹅平台全部收录进了其指数。
但当这5家平台的基本面出现问题时,「P2P基本面50」会忠实地按照其选平台规则,撤离这些平台。
例如,宜贷网关联平台宜湃网出事后远望做了深度调研并写了文章,随后在朋友圈连续2次提醒宜贷网投资人撤离。
尽管当时的宜贷网还如日中天,但其基本面已经明显出现了问题。所以,「P2P基本面50」必然会以8、9折割肉清仓。
还有些平台即使不能割肉债转,也能逐步退出,比如点融网。只有投之家是关门打狗,只能等数年后法院判决清算回款。
远望按照最糟糕的情况,将这5只黑天鹅进行了总结,结果如下表。
那么这5家平台会对「P2P基本面50」的净值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我们可以将「P2P基本面50」的基金份额设置为:
1基金份额=入选平台的待收本金÷1亿元。
那么每1基金份额中投向这5家平台的金额为217元,损失金额为71元。
参照18年6月底待收,每1基金份额的「P2P基本面50」中还持仓983元陆金服、542元玖富普惠、494元宜人贷、332亿人人贷、247元桔子理财、221元小赢网金、199元拍拍贷、171元微贷网等45家平台。
单就是陆金服一家平台的净值增长贡献(约为983×7.84%=76.7元)就能覆盖掉全部黑天鹅造成的损失。
因此,「P2P基本面50」2018年的收益肯定为正值,全年业绩增长幅度约为6%。
为什么2018年「P2P基本面50」的收益远超过「P2P综指」和很多投资人的收益,我想有一下几个原因:
1、 坚持基本面,坚持绝对理性的选平台策略。不和平台谈恋爱,更不会为了羊毛冒进。
2、 不冒险投资中小平台,如果遇到基本面不错的中小平台,也会根据平台体量或基本面适当配仓,而非无脑重仓。
3、 平台基本面一旦发生变化,立刻撤仓,绝不顾惜债转的损失。
在实际投资中,我们不可能把持仓分到50个平台。但我们可以把这种基本面投资思想运用到我们的投资中去。
正如远望8月份中下旬判断雷潮结束并得到的结论:
《远望|雷潮的善后和趋势》:
远望认为,未来P2P投资人的资产配置模式必然是——
在核心的头部、一线平台做理财,在差异化竞争的二、三线平台做投资。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