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康波财经”(ID:youqianlab),回复“有钱”获取。
当网络贷款变得越来越方便的时候,不法分子开始动起了歪心思。现在网络贷款产品鱼龙混杂,让人很难分辨,如果急于用钱没有好好分辨,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了套路贷的陷阱。虽然现在网贷一直监管者,但套路贷依然让人防不胜防。
“所谓"套路贷",就是当借款人急需资金,又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取时,这些犯罪分子就会打着"小额贷款,无需抵押,快速放贷"的幌子,通过阴阳合同、反复平账、伪造流水等套路化的操作,将原本少量的债务翻滚至数倍、十数倍乃至数十倍。
今年1月,胡女士在手机上下载了某不正规借贷APP,共借了8千元。当第一批的借款金额快要到期时,有人不停加胡女士的微信并拨打她的电话,称如果没钱还的话,平台可以再给她放款,并推荐她下载其他的app借款。为了还款,胡女士只能在新的app进行借款、还款,每次借贷平台都要收取高额的手续费,利息也高得惊人。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胡女士借遍160个贷款平台,一笔1800块钱的借贷,最终让自己背负了高达35万元的利息债务。
如今,胡女士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干扰。手机遭遇催债电话的狂轰乱炸,公司的领导、同事也受到电话骚扰。就这样,胡女士丢了工作,还欠下了巨额债务。
像胡女士这样深陷“套路贷”的人越来越多,套路贷给受害人“下套”,通常都是按照以下套路:
1、制造民间借贷假象
嫌疑人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与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 然后以砍头息、保证金等各种名目,逾期费等各种借口与被害人签订双倍的借款合同,最后再以车辆房产作为抵押。
2、制造假银行流水
嫌疑人通过平台把相应的款项打给受害人,受害人再通过线下把相应款项又转给嫌疑人,形成虚假的银行流水,实际上到受害人手里的金额根本没那么多。
3、 恶意垒高债务
当受害人还款日期临近,嫌疑人就以续息费等各种费用,让受害人交不同的款项,使得受害人手里的资金越来越少、越来越紧张,之后,嫌疑人再把受害人推荐给其他假冒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与受害人签订新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
4、恶意造成无法正常还款
受害人还款到期了,嫌疑人以手机没信号、不在公司、没法提供账户金额等各种理由造成受害人没法按时还款,此后,他们再继续索要逾期费、押金等各种费用。
5、虚假诉讼
受害人实在无力返还,嫌疑人就以之前提供的虚假合同、银行流水、车辆房产抵押到相应的法院提起诉讼,以达到占有受害人各种财产的目的。
针对“套路贷”这种新型犯罪,如何增强识别和防范的能力?小编提醒大家要牢记:以下三点。
1、不轻信所谓的无抵押贷款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资金紧张,可以通过银行或者亲友借款,避免向一些小贷公司或者专门从事高利贷放贷的个人借款。
实施“套路贷”骗局的不法分子一般对外都是以“小额贷款公司”的名义招揽生意,但实质无金融资质。因此,在进行借款前,借款人一定要上网查询相关公司的资料,看其是否正规。
2、落笔签字谨慎行事
借款人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内容,要警惕到手现金“打折”、高额罚息、利滚利等霸王条款,避免让借款呈“滚雪球”式的发展,更要避免自己掉入“套路贷”的陷阱中。
签字之前应当仔细看清楚,写的和说的要保持一致。凡是口头打包票却不肯写进合同的,绝不签名。
3、及时止损,果断报警
发现被“套路贷”后,要毫不犹豫地立即止损、报警,并向亲朋好友广而告之,同时注意做好对对方暴力恐吓、骚扰滋事等讨债行为的防范和取证。
康波财经综编自千龙网、紫阳公安、永川生活网等。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