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联、马上财报解读】净利润增速成倍下降 但牌照热度不减
杨慧敏 2019-3-21
近期,招联消费金融的股东中国联通和马上消费金融的股东发布了2018年财报。两家公司均处于23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头部,在2018年也都实现了资产规模的扩张,以及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但由于监管趋严等因素,净利润以及净利润率增速出现成倍下降。

近期,有两家消费金融公司的股东发布了2018年财报,分别是招联消费金融的股东中国联通和马上消费金融的股东重庆百货。两家公司均处于23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头部,在2018年也都实现了资产规模的扩张,以及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但由于监管趋严等因素,净利润以及净利润率增速出现成倍下降。

一、两家均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招联净利润率更胜一筹

表1 2018年招联、马上财务数据比较

来源:中国联通、重庆百货财报,大数据研究院

据中国联通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招联消费金融的总资产为747.48亿元,同比增长了59.11%,预计资产规模仍然仅次于捷信消费金融,排名第二;营业收入为69.56亿元,同比增长67.10%,该增速较去年同期降低了104.5个百分点;净利润为12.53亿元,同比增长5.37%。

据重庆百货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马上消费金融总资产为402.62亿元,同比增长26.61%;营业收入82.39亿元,同比增长76.51%,而2017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854%,增速明显放缓;净利润为8.01亿元,仍未步入10亿元净利润大关,2017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只有捷信、招联和中银三家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预计该局面仍未打破。

2018年招联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8.01%和9.72%,分别较去年下降了10.55和2.66个百分点。大数据研究院分析认为,两家净利润率的同步下降,一方面说明消费金融行业的红利期已过,线上获客成本不断增加,消费金融难以在实现低成本高利润;另一方面反映出2018年消费金融监管趋严,消费金融行业的运营成本和风控成本也随之上升,而放贷利率的限制也导致消费金融公司最终盈利空间较少。

二、两家净利润增速成倍下降 “黑马”不再疯狂

表2 招联、马上近两年净利润同比增速

来源:大数据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招联和马上消费金融在2018年除了营业收入增速有较大幅度的放缓外,净利润增速也出现明显下降。2017年招联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增速分别是2018年的54倍和230倍。可见,马上消费金融在2016年末实现盈利,并在2017年末猛增87倍,成为消费金融公司中的“黑马”。但2018年末,马上消费金融丧失了两年以来的倍数增长,净利润仅增长38.62%。

招联和马上在2018年的业绩表现反映出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疯狂扩张阶段已经过去,基本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而非头部公司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比如海尔消费金融,在2019年初公布了2018年的业绩:利润总额增长三倍,达2.1亿元,累计注册用户规模破千万。

三、2019年共5家消费金融公司增资 牌照热度不减

表3 2018年以来增资消费金融公司列表

注:注册资本和增资时间以银保监会批复为准,所以存在工商信息暂未更改情况

来源:大数据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据大数据研究院统计,2018年以来共有11家消费金融公司完成增资。尤其在2019年以来,仅在开年两个月就有5家消费金融公司增资。虽然2018年消费金融公司业绩表现较之前下滑,但仍然抵挡不住各家增资进行规模扩张。

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自有资金、股东存款、同业拆借、金融债券等。比如,2017年6月到2018年3月,马上消费金融接受股东重庆百货的协议存款5.4亿元,协议约定利率为5.9%、6.1%。而大数据研究院认为,消费金融公司增资热度不减的原因主要还是为满足监管指标的要求,“资本充足率不低于银监会有关要求”等,所以扩充资本金是保证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说明,未来消费金融行业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