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山东商报 2019-3-29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医保将深化六大改革,突出落实“十二件”民生实事,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将脑瘫、自闭症等儿童必需的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适当提高住院费医保报销比例。

3月26日,我省医疗保障工作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18年全省医保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要求,同时部署了2019年的目标任务。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医保将深化六大改革,突出落实“十二件”民生实事,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将脑瘫、自闭症等儿童必需的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适当提高住院费医保报销比例,开展罕见病普查,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一卡通行”,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

探索药品采购新机制

会议提到,2019年我省医保将深化六大改革,努力打造医保改革发展的齐鲁样板。

全面推进市级医保基金统收统支,做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提高待遇公平性和基金共济能力,降低基金风险。

深化药品招标采购改革,探索建立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负担。深化高值医用耗材领域改革,完善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取消加成、带量采购、价格谈判等途径,推动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升医疗服务价值,建立医疗服务、药品、耗材合理价值空间。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进总额控制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规范医疗行为、控制管理成本,激发合理收治转诊的内生动力,开展国家和省级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

深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拓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研究建立门诊统筹制度,增强统筹基金支付能力。

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将突出落实“十二件”民生实事。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新增财政补助一半用于大病保险。加强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居民大病保险最低档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最高档报销比例达到75%。

加强慢性病防治,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加强罕见病救治,开展罕见病普查,探索防治罕见病的医保措施,落实苯丙酮尿酸症患者医疗救助政策和唇腭裂患者医保支付政策。

推进“三个一批”改革,按照简化备案纳入一批、补充证明再纳入一批、便捷服务帮助一批的要求,实现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全覆盖。推行“三个一”服务,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实行医保个人账户“一卡通行”,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一卡通行”。提高参保登记和注销效率,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医保参保登记与注销手续,提高经办效率。

推进生育险和医保合并

会议要求,要打好医保精准扶贫攻坚战,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推动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落实贫困人口参保补贴,推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四类人员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个100%全覆盖。实施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倾斜政策,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分段报销比例各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报销比例达到80%,取消封顶线。

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医疗救助资金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三项制度保障后,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的,医疗救助再按不低于70%的比例进行补助。

同时,会议还提出,将完善医疗保障“四项”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障体制机制。制定我省基本医保待遇清单制度,突出保基本功能,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可控; 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合并实施,实现两项保险参保同步登记、基金合并运行、征缴管理一致、监督管理统一、经办服务一体,提高基金共济能力;全面推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范围扩大到参保居民,建立省直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医疗保障应急机制,针对环境气候恶化、重大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突发药物事件等,制定应急性医疗保障措施,发挥好医保的应急保障作用。

建立医保信用评价体系

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支持“双招双引”。用好医保资源,做好企事业单位引进优秀人才医保政策配套。推行尊重个人意愿的灵活性医保经办模式。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发挥医保战略购买者作用,将更多创新药物、养老医疗服务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推动医养结合、中医药产业、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医疗服务业发展。制定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家庭医生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医疗服务创新发展。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符合我省实际的药款结算机制,清欠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药企货款,优化医疗卫生领域诚信营商环境。

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全力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对定点医药机构实行年度检查100%全覆盖,移交线索和群众举报线索100%全复查。加大打击力度,对查实的违法违规案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协议管理、行政处罚、刑事处罚、执纪问责等处理。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让欺诈骗保者付出惨重代价。制定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举报奖励制度,建立医保信用评价体系和“黑名单”制度。

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加快规划建设全省完整、统一、便捷、兼容的医保信息化系统,同步建立基本医保、生育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长期护理保险、医保扶贫等“十大数据库”。同时要加强医保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省市县(区)统一的医疗保障标准体系,及时将改革成果和先进经验转化为标准,努力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全国医保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样板典范。

12件实事让群众获得感更多

1、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保障水平,新增财政补助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2、加强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档报销比例达到75%。

3、加强慢性病防治。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4、加强罕见病救治。开展罕见病普查,探索防治罕见病的医保措施。

5、加强儿童病救治。将脑瘫、自闭症等儿童必需的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6、加强严重精神病患者救治。取消门诊起付线,进一步提高医保门诊和住院结算定额标准。

7、统一门诊慢性病病种标准。制定统一的门诊慢性病病种和认定标准,实现门诊慢性病省内联网结算。

8、扩大异地就医联网覆盖面。推动跨省和省内异地联网医疗机构向基层延伸。

9、推进“三个一批”改革。按照简化备案纳入一批、补充证明再纳入一批、便捷服务帮助一批的要求,实现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全覆盖。

10、推行“三个一”服务。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

11、实行医保个人账户“一卡通行”。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一卡通行”。

12、提高参保登记和注销效率。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医保参保登记与注销手续,提高经办效率。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