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借款是“馅饼”?可能是“陷阱”!
康波财经 2019-4-4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康波财经”(ID:youqianlab),回复“有钱”获取。

打开百度知道,一搜索“急用钱”这样的字眼,会蹦出来一堆寻求私人放款方式的求助问题。

诚然,私人放款不必经过银行这道关卡,也不用走征信的流程,在着急用钱时方便很多。但是稍有不慎,借钱时的“方便”就会成为还款或者讨债时坑害我们的“毒药”。

私人贷款有以下这些可能会被利用的“陷阱”,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一.可能会在借条上更改借款金额

大家一般在写欠条时都会有风险意识,将借款的金额用大写数字表示,这是一个不必多说的常识。但是也会有一些朋友图省事或者一时大意,借款金额没有用大写表明,在这种欠条没有写清楚的情况下,放款方如果动了歪心思,就可能会在空白处追加金额。

我们认真想想,本来就是私人借款,借条是唯一的证据。借款金额被动手脚改了,我们要还的钱远远超出了原来借款金额,但是没有证据,也申诉无门,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二.借条没有写利息

有一部分人因为着急用钱,在借钱时完全没有了原则和底线,不管三七二十一,看都不看对方约定的条款,就匆忙签上自己的名字答应。这种情况很可能落入“霸王条款”的圈套,借条上如果没有写利息,还钱的时候全凭对方一张嘴来说,这和高利贷有什么区别呢?

三.故意写错借款人姓名

一些朋友借钱时耍了个心眼,故意把借条上的名字写错,比如“小王”,他可能趁放款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写成“小土”。等到放款人到了约定还款日期去要回自己的钱时,借款人就不认账了,拿出借条一看,上面的确不是对方的名字。这样的话,自己的这笔钱可能就是白白送给对方了。

四.假借他人之手写借条

有时候大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刚刚准备在借条上签字,突然嚷嚷着自己的笔有问题,说要出去借一支,回来的时候借条已经麻溜的签好了名字。

这个时候放款人可能已经落入了对方布的局。对方出去的时候托别人在借条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等到还钱的时候翻脸不认人,说钱不是自己借的,借条压根不是自己签的名。就算这个时候去找有关机构帮忙,一验字迹的确不是对方的,到哪里去说理呢?

分析到这里,笔者不得不提醒大家,不要轻易把钱借给不熟悉的人,在借钱时也要弄清楚对方这笔借款的用途。另外,在借款或者放款时,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反复检查借条,尤其是日期、利息、借款金额、名字这些方面,越仔细越好,确定上面没有漏洞可以利用。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