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9年3月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均值(%)
数据来源:大数据研究院
据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3月份,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均比2月份有所上涨。其中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涨幅度均超过1BP,涨幅最高的是3年期利率,较2月份上涨了2.26BP。2018年下半年以来,长期(2-5年)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动力较足,银行存款稳定性逐渐提高。
虽然2年和3年期限定期存款利率近期有所上涨,但从定期存款利率较基准上浮幅度来看,1年期较基准上浮最高,为32.81%,2年和3年期上浮幅度均在30%以下,仍存在一定的上浮空间。
大数据研究院认为,3月份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全面上涨,一方面是由于临近季末,银行面临MPA等考核压力,虽然存贷比的硬性监管指标取消,但银行仍有较大的揽储压力;另一方面季末流动性会有所收紧,银行资金需求量会相对较大。
二、 国有银行存款利率上涨明显 五年期利率倒挂
据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各银行类型中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调最明显,各期限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主要集中于合肥、无锡等二线城市。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主要是长期定期存款利率有所上调。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商业银行的3年期和5年期利率倒挂明显。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的3年期和5年期利率相同,而另有一些银行的3年期定存利率明显高于5年期定存利率,尤其是邮储银行表现更明显,5年期定存利率最低达2.75%,和3年期的基准利率相同,最高和3年期利率相差110BP。5年期定存利率由于没有基准利率,且期限偏长,对存款人也没有吸引力,银行也没有动力提高利率。
近期国有银行和几家股份制银行披露2018年年报,据大数据研究院整理发现,股份制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平均付息率明显高于国有六大行,其中最高的是平安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平均付息率为3.88%,最低的为邮储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平均付息率为2.03%。
可以发现,2018年股份行的平均存款成本高于国有银行的平均存款成本,但个人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却低于国有银行,可以推测股份行在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等高成本负债方面的利率会高于国有银行,或股份行的主动负债占比会高于国有银行,所以才导致股份行的个人定期存款平均成本高于国有银行。由此可见,国有银行在负债方面相比其他银行仍有较大的优势。
三、 城市存款利率排名:武汉稳居第一 深圳最末位
据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3月35个城市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均值排名中,武汉各期限利率稳居第一,除了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值较基准上浮27.89%,其他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均较基准上浮30%以上。
35家城市中,深圳地区的定期存款利率排名最末位,其中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值较基准上浮仅12.95%,主要由于深圳地区的国有银行拉低了利率平均值。
四、 大额存单均值达年度最高 或成利率并轨窗口
据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35家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3月份20万元起购的大额存单各期限利率继续上涨,均较基准上浮50%以上。且达到了自2018年3月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根据国际经验,大额存单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手段。比如美国就是通过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来突破利率管制。而中国此前的利率市场化也是经历了“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的市场利率化改革过程。但目前利率双轨制的存在仍然制约着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所以大额存单或成为利率并轨的契机,通过提高大额存单进一步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程度。
五、 普通定存利率上涨空间有限 高成本负债仍是依赖
近期利率并轨的市场预期不断升温,而作为利率双轨制的主要因素存款利率的变化受到市场极大关注。但目前来看,存款利率的隐形约束-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仍将继续存在。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创新型存款产品的利率有望进一步突破,其他类型的创新型产品也将不断涌出。
从央行数据可以看出,大型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占比明显低于中小型银行,所以对于中小银行来说,高成本负债仍是揽储的重要方式,相比之下大型银行的吸储能力更强,负债端优势更加明显。目前普通定存利率在利率软约束下已经到达了高点,继续上涨的空间不大,但不排除一些银行突破利率上限的情况。但对中小银行来说,仍需通过高成本负债来补充存款。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