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全民创业”浪潮一波接一波地向我们涌来,身边一些中老年朋友也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创业这条路。我很是喜欢这种欣欣向荣的场景,毕竟人到中年也意味着: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年轻人的!
但现在仍属于我们,我们坚决不给!反正你们也抢不走!
所以,大家常会坐在一起谈创意、谈盈利、谈执行,梦想自己将来那富比王侯、荣极四海的生活,然后充满了力量,再然后就没然后了!
我这个闲人最近升级成“天使投资”“A轮投资”“B轮投资”“BAT轮投资”……咨询顾问,朋友中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创业想法都要找我来谈谈,也许是喜欢听我调侃中略带鼓励的声音,这不,又来一位。
此次约见的这位兄弟认识颇久,一直敬业打工,做到“高管前传”,努力良久,加班、拼业绩、咬牙打挺,终于没有打破事业天花板。40 多岁了才死心,决定去创业拼搏试一试。
我还是比较支持这样勇于实现自我的“年轻人”,经常给他们讲我失败案例让他们开心开心,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一直以来缺乏的自信。
他用很短的时间给我介绍了他自认为好到爆的创业理念以及产品,还没等我点头发言,他马上转了话题:
「老大老大,你说我到底该怎么去吸引风投啊?傲娇?欲擒故纵地吸引投资?还是干脆“脱了衣服”直接地勾引正规风险投资,A轮、B轮,乃至X轮?”」
在他期盼的目光中,我慢慢地喝了口咖啡,之后立刻将犀利地目光投向他:
「你的创业项目你真得那么看好吗?」
话峰转太快,他还在兴头上没回过神,半天才悠悠地说:当然!
我随即讲到:
「那就去借钱,还吸引什么投资呀!」
年轻人:
「你学财务学傻了吧,借钱还要付利息的,是有成本滴!」
财税资深工作者与画家身份不可兼得
图片风格略微简单,李薇老师为了梦想,放弃了绘画
我坚定道:如果你想在创业时,从财务角度不输,你必须做好三件事:
分清借款和吸引投资哪个成本更高!
学习金融知识,省得哪天你被踢出局都不知道!!
把我们喝咖啡的账单钱付了!!!
语毕,我潇洒转身离开咖啡厅,留下风中凌乱的”创业梦想者“。
在路上,我从其他角度想了很多,现在向大家分享一些感悟以下观点,是从财务决策角度分析:
一开始创业的朋友们都会首要关注资金问题,说简单些:
钱在哪?从哪来?花哪去?
不管你是如何优秀的创业逻辑理念还是多么成功产品,都需要资金量的注入。
可是话说回来,我们乃平常百姓家,祖上一点余粮都没有,没有启动资金。基于此,我们一定先要分清债权贵还是股权贵?当然是股权贵!银行贷款的确是要付利息的,资金成本约4-5%(不提高利贷),但如果你成为一家公司的股东你希望的回报率或者是股息会比较高,许多投资者是10%起,(当然投资阿里巴巴这样的航母除外,如得0.1%股权,你现在就去辞职!)
所以,股权的资金成本通常是高于债权债权的资金成本的。
为什么创业者喜欢吸引股权投资?
实话讲,多半是对产品不够自信,不太相信自己能成功能赚钱。
上文中那位兄弟其实在内心还是对产品不自信,否则他宁愿借款也不会让人来参股。设想有一位朋友和你说:”我们一起合资开一个咖啡厅吧!“你猜他是希望把风险分散给你,还是利润分散给你?当然是风险,那么你担了高风险自然也会要求高回报。
为什么大家还是青睐成本很高的股权投资?
对于投资者来说,股权投资高风险高回报,是他想要的。
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他对自己的产品自信,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而是投资者的销售渠道或平台,翻译过来:自信的创业者看中的不是钱,而是平台。
对于炒股者来说,如果你炒股时看到一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行业内来说比较低,请你多看它两眼。(当然我相信大多数炒股的朋友是不看报表的,这很危险!)
吸引到股权投资后要注意什么?
当然是稀释,防火防盗防股东!一旦入资形势无法控制,你很有可能被稀释股权最终从董事会踢出局。目前创业者被踢出局的已经不算少数,稀释、对赌协议个个都能随时把你放倒,需密切关注。
创业路上很凶险,我们还需要学习更多,思考更多。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