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2035年养老金耗尽结余 年轻人你该如何养老?
融360 2019-4-23
最近,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企业缴费率为16%的基准情境下,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于2035年出现累计结余耗尽的情况。不少80、90后开始担忧,我们给现在的老人交养老金,将来,又有谁来给我们养老呢?

最近,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企业缴费率为16%的基准情境下,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于2035年出现累计结余耗尽的情况。消息一出,触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更是有不少80、90后开始担忧,我们给现在的老人交养老金,将来,又有谁来给我们养老呢?

养老金2035年将耗尽结余

4月10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简称《报告》)中的测算结果显示,现有模式、制度下,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在2035年耗尽累计结余。

更直白点说就是:2035年后我们的养老金就将“无钱可发”。那时,最大的80后也才55岁,按照现行的退休制度男性还不到退休年龄,也就是要面临着还没退休就没钱发的情况。对于90后来说,情况可能更糟。

整体来看,我国的养老局面堪忧。

为何大家都在担忧将来无钱养老,或许与我国“现收现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关,就是让现在的年轻人交钱支付现在老年人的养老金,未来的年轻人交钱支付现在年轻人的养老金。

但现在我国面临着“老龄化社会”的问题,生育率还在不断走低,这样此消彼长之下,未来缴纳养老金的年轻人明显不足。《报告》中也指出,2019年,平均约每2个缴费者赡养1个离退休者,到了2050年则几乎是1个缴费者需要赡养1个离退休者。

养老金收入在减少,但支出却在持续增加。过去连续11年来,养老金每年提高10%。过高的养老金支出也让累计结余加速耗尽。

80后养老已临困境,在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的将来,90后不就更难以为继吗?

80、90后该如何应对养老危机?

有专家指出,养老金是国家发起的造福国民的项目,是绝对不可能出线没有钱发放的情况。相关的政策也会跟着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我们也相信,只要相关改革措施到位,相信年轻人不用担心未来领不到养老金。

不过,由于人口老龄化长期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如果还按现在的退休办法,制度赡养结构就会继续恶化,养老金的待遇肯定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增长了,否则工作一代是不堪重负的。

有人说,既然养老金可能拿不到手,那还不如趁年轻多生养几个孩子,在自己老的时候能够有人管。

这个乍一听很有道理,符合中国人“养儿防老”的观念。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就把养老压力全都丢给了子女。

拿现在“421”的家庭来说,年轻人身上背负着养育老人、儿女的压力,还有房贷、车贷等令人不堪重负。这般下去,等再过30年,“养儿防老”还会可靠吗?

小编认为,为了退休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其实更应该提前给自己做好养老规划,这样才不会为养老危机而过分担忧。

我们在前文提到的养老金,指的都是基本养老保险。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包含三大支柱,除了基本养老金制度外,还有企业补充养老制度和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

企业补充养老制度,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这部分属于企业福利,是否缴纳要看用人单位的意愿,政策层面可以给予鼓励,但个人能够决定的分量比较少。

不过,在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中,包括商业养老保险以及正在试点的个税递延养老保险、公募养老目标基金,都是个人可以选择的养老储备。

基本养老保险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因此如果想要拥有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让晚年生活更有保障,商业养老保险则还是很有必要的。市场上的商业养老保险大致分为传统型、分红型、万能型和投资连接,不同类型的产品适合不同的人群购买,可根据个人具体的保障需求来选择。

养老目标基金是2018年8月正式面世的,这是专为养老设计的公募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的性质相差不多。有消息称养老目标基金有望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的投资范围。

无论选择哪种养老储备,当我们应对未来养老的“武器”足够多时,养老风险自然就降低了。

养老目标基金,应该怎么买?

4月12日,证监会官网更新了19只养老目标基金的批复申请。目前,累计已经有59支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各大基金公司纷纷入局了养老目标基金。

同时,有数据显示,目前投入运行的养老目标基金全部取得正收益,部分三年持有期、权益基金仓位上限60%的产品业绩涨幅超过10%。

看起来,养老目标基金的市场前景还是很吸引人的。那么,养老目标基金应该如何投资呢?

按照证监会规定,养老目标基金采用的投资策略分为两种:目标日期策略、目标风险策略。前者以固定的日期为标志,后者以约定了风险为特征。

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以投资者退休日期为目标,根据投资人不同生命阶段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配置。这类基金假定投资者随着年龄增长,风险承受能力逐渐下降,因此会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等)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也就是说,越接近目标日期,高风险产品仓位越低,低风险产品仓位上升。

而目标风险基金最大的假设是投资人对自己养老金投资的需求清晰,明确自身风险偏好,且有一定的市场投资经验,愿意承担风险。

理财分析师建议,投资人要根据不同的人生阶段,选择不同的产品。如果对自己养老金投资的需求清晰、明确自身风险偏好,且有一定的市场投资经验,选择目标风险基金较合适。如果明确退休时点,可以选择对应期限的目标日期基金。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投资者,养老目标基金本质上是一种公募基金,属于金融产品,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资产长期的保值增值,短期的波动并不一定会影响到最终的收益。但任何投资方式都是有风险的,且养老目标基金具有1年、3年、5年不等的封闭期,封闭期内是不可以赎回的,所以投资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强。

养老目标基金的推出正是对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完善,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快速发展的背后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对于投资者而言,仍需考虑自己的年龄、风险承受能力等,再做出选择。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