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政策背后的房价逻辑,对楼市影响有多大?
融360 2019-4-25
楼市又起风波。周末,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人才新政”一石激起千层浪。“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往届毕业生可半价买房”掀起了热议。今天借着“人才新政”和大家聊聊。先从呼和浩特的这个政策说起吧,大概能从个例里找一点共同特征。

楼市又起风波。

周末,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人才新政”一石激起千层浪。

“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往届毕业生可半价买房”掀起了热议。今天借着“人才新政”和大家聊聊。

先从呼和浩特的这个政策说起吧,大概能从个例里找一点共同特征。

优先有资格的,是刚需。

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往届3年及以内),就业或自主创业的。

本人在呼和浩特市规划区范围内有自有住房,或父母在呼和浩特市规划区范围内有两套以上(包含两套)住房的,不再享受安居住房政策。

半价的,是安居房

呼和浩特市大学毕业生安居工程(试点)是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企业负责建设,为呼和浩特试点区域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统筹提供安居住房的行为。

不让炒,但还有操作空间

大学毕业生住宅价格按照区域市场价格的50%确定,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采取按揭或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最低可按20%支付。

承购人自购买大学生住宅之日起,未满5年不在试点区域就业创业或迁出本市户籍的,所购房屋按原销售价格予以退回,或按照购买房屋时的市场价格补齐差价。

从去年起,“抢人”政策接二连三的爆发。

城市能级高的诸如魔都(上海)、帝都(北京)这等一线的不能再一线的“超级城市”;城市能级低的比如河北正定、山东成武之类,出了省就没多少人知道的小城镇,也都想在抢人上掺和一脚。

抢人手段虽说各种各样,但总的来说,也就那么几种方法。

降低落户门槛;给钱,给补贴;买房优惠。

对楼市影响几何?

抢人政策对楼市影响有多少?

1、增加市场需求

人才政策对区域市场最直接的影响是使楼市短期内需求激增。

去年西安风风火火的人才政策,吸引了79.5万人落户,人口增幅13.9%。2018年,12月,西安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套数20055套,同比上涨32.00%。同时,2018年西安库存量同比2017年下降20%以上。

市场拉动效果明显。

这些需求里,一定有一部分是借着政策进行投资的,或者预计当地房价要涨,加紧上车的。

2、补贴的钱去了楼市

昨天,宁波对人才政策做了新解读,将引入人才分为五大类。并且向人才发放购房补贴20-60万元,安家补贴15-800万元。而其他城市落户补贴政策也与宁波大同小异,无非是在金额上有所差别。

我们看这些人才补贴,分了两种。

一种是定向的,也就是购房补贴,流向了楼市;

另一种是非定向的,以现金形式发放,这一部分钱,估计大部分除了用于日常消费,剩下有盈余的,很有可能就花在了房子上,毕竟,就目前来看,这东西保值。

这个场面是不是似曾相识?

看起来跟棚改货币化安置很像。

3、房价预期上涨

在房价上,有一种说法是涨预期。也就是说,房价上涨,涨的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

虽然“抢人”大战轰轰烈烈,但现实情况下,政策颁布对当地人才结构影响,并不如预想的大。

首先,对广大三四五线城市,乃至一些二线城市而言。

高端人才的去向一直是明确的,医院、学校、银行、国企、事业编等等体制内岗位。而这些机构,每年开放的岗位也同样是有限的。

其次,在中国许许多多城市内,私企就业环境并不好,休假、保险、薪资水平、福利很难满足需求,无法成为人才就业的首要选择方向。

体制内名额有限,私企又留不住人。

很多时候,“抢人”就变成了抢给别人看的。

抢人消息一放出,影响力几乎是席卷全国的。

而许多人的判断则是,政策给力,人才将蜂拥而去,未来城市潜力将要提升,房价还应该再涨一涨。

房价就这么被预期拉着涨起来了。

但,到底有多少人才留下了,留下的又都是谁呢?是本来就想留下的附近当地人,还是远隔千里被城市吸引而来的人?谁又关注呢?

反正房子卖出去了,房价也涨上来了。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