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低工资提高,让大家有钱花,是不是就能刺激经济了?
菜鸟理财 2019-4-25
在经济低迷时期,收入骤减导致消费也陷入低迷,消费不振又会导致企业生产意愿下降,再次负反馈到工资收入。政策为了救市会采取很多刺激经济的手段,尤其是想尽办法刺激消费。

在经济低迷时期,收入骤减导致消费也陷入低迷,消费不振又会导致企业生产意愿下降,再次负反馈到工资收入。

政策为了救市会采取很多刺激经济的手段,尤其是想尽办法刺激消费。中国常用的方式是由政府增加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提供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刺激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

美国在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当时的罗斯福政府也采用了类似手段,大力兴建公共工程,以此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而近几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由于宏观杠杆率过高,政府负债存在困难,因此采用的方式是大规模减税。

减税的原理是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扩大企业利润空间,同时也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以此刺激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

可以看出,不管什么方式,最终都是要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说白了就是提振消费,由消费刺激生产,生产带动收入,收入提振消费,消费又再次刺激生产。

因此也有政府直接在收入上想办法,比如说韩国目前正在推进的提升最低工资的政策。

在理论状态下,提升最低工资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当收入增加了,居民才有消费的动力,也就是所谓的“收入主导成长”。

结果,经济却没有得到正反馈。

因为采用行政手段强行提高韩国的最低工资,韩国的人力成本急速上涨,反而使得企业经营陷入更大的困难。

在经济低迷时期,营收没有明显改善却要提高人力成本支出,企业被迫减少用工数,最终带来更多的失业者。

而且人力成本的增加,在成本转嫁效应的影响下,导致商品价格也跟着上涨。

提高最低工资没有成功刺激消费,反而抑制了消费需求,最终失业攀升、通胀上行,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同样都是刺激手段,目的也是刺激消费,中国是先由政府背负压力,韩国却是先由企业背负压力。

虽然最终都是全民买单,但是在情感上却不一样。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