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这届银行理财,不太行啊
融360 2019-6-20
本文系融360专栏作者“柒小姐”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融360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一周末去体验了一把5G速度。感觉不错。没想到,银行的速度,更是快。

周末去体验了一把5G速度。

感觉不错。

没想到,银行的速度,更是快。

理财子公司批下来没几天,各种理财产品已经开始上线了。

这一次,是工行领先。

这五个,都是一元起售的理财产品。

这东西为什么非要成立个理财子公司来卖?银行为什么不自己卖。

银行要吃饭的,但是上面被银保监会管着,下面被老百姓盯着,太过拘谨没办法赚钱。

理财子公司的成立,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个问题。

虽然理财子公司是银行的富二代,但是自负盈亏。

一定程度上理财产品风险的偏好就会有很大提升。

理财公司不用像以前那么拘谨,可以冒险追追高收益高回报。

收益高了自己也能多赚点。

银行营业部就专心办理业务,理财子公司可以专心开发理财,两不耽误。

银行步子可以迈的更大一些,同时也更稳了。

未来银行投资的方向,会变得多种多样。

当然,我们也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刚刚柒柒看了一眼,工行这几个已经无法购买。

未来还有不少,错过也不要紧。

回过头看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变化,门槛降低了。

银行的理财产品,以前大多5万起存。

而且,必须保证理财账户最低5万。

假如说,开放式理财存了7万进去,想取3万,不好意思,只能都取出来,放活期里面。

这两年降低了门槛,1万也可以。

很多人依旧不为所动,三百五百的,随手扔余额宝里。

这回门槛变成了1元,一下子非常亲民。

人人都能享受到了。

第二个呢,就是风险等级提高。

资管新规发布后,保本保息基本都不见了。

原来理财产品基本上是1-2等级的占到大部分。

风险比较低,90%以上本金没有问题。

现在变成了R3,不保证本金,也不保证收益,而且会对本金产生一定影响。

以后,这种中等风险的理财产品会成为市面的主流。

想要博取高收益,可以试试。

怂一点的,还是买风险低的产品吧。

刚刚柒柒看了一眼,工行这几个已经无法购买。

不过未来还有不少,错过也不要紧。

本金不保证了,来看看收益。

呃,收益也没明确说,就是给了个业绩比较基准,属于净值型产品。

业绩比较基准:说白了,就是用以前的业绩的来推算,未来会有多少收益。

不过呢,市场都是在变化的,谁也说不好未来什么样。

可能去年挺好的,收益10%,今年遇到寒冬,只有4-5%,那也没办法。

银行给你个这个数据,只是拿来参考。

不保证,但是尽力达到。

还有的理财产品,不用业绩比较基准。

用的是预期年化收益率

看到预期这俩字,没错,收益还是不一定。

但是大部分风险在2级以下的理财产品,还是能达到的。

目前发售的银行子公司产品,对我们吸引力不大。

要命的是,工行目前发售的产品依旧需要面签。

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不就是为了降低理财产品的门槛吗?

就像去摘苹果,原来是没带梯子,现在是直接锁果园外面了,无语。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规定还是这样的,以后会变的更好。

另外,这些产品时间不短,基本都是在1-3年,而且是封闭的。

封闭期没办法支取,灵活性极差,虽然收益不错,万一有急事取不出来钱,太闹心。

相比之下,各路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就很可爱了。

有个三百五百的往里一扔,想买个衣服包包随时可以取出来,本质上还是银行存款,有存款保险条例,50万以内是保本的,新产品很多,不难抢。

问题就是,民营银行嘛,盘子比较小,没有大银行的底蕴。

要不要买,就看自己是什么样的投资者,能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别看到收益不错就一股脑涌上去,风险太高,最后焦虑到英年植发。

未来银行投资的方向,会变得多种多样,不出几个月功夫就会有一大波新的理财产品。

当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至于有没有更好的,不妨拭目以待吧。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