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乐山大佛 | 来源 大佛聊互联网金融公众号(ID:lsdf628)
投资界中可取极端投资方式无非有两种,一种就是自己很有能力,能独立分辨聪明且成熟的投资人,这种人完全可以不参考外界的投资信息,独立自主的投资;另一种极端投资方式是跟着聪明的智者投。这两种方式一般都能获得不错回报。但实际上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处在两种极端方式之中,自己有一定投资能力,也或多或少会参考跟投,不仅仅是普通投资人,正规金融机构往往都是需要参考跟投,比如参考公司或者债券信用评级投资,比如跟着银团大军一起投,这些都可以算是跟投的一部分。完全不看外界信息,仅靠个人独立判断投资的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
个人能力往往取决于常年累月的积累和实践,由长期的时间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但跟随聪明的智者投,则可快速提高自己投资的正确率。
如果是选择跟投,我们是该如何跟投呢?
固定收益类市场和浮动收益类市场上面的跟投是完全不一样的,浮动收益类的比较复杂,其实自己是很难完全跟上领投者的脚步,而固定收益类方面跟投的参考价值更大。
首先要做到跟随正直的智者。说道正直,虽然银行存在很多瑕疵,但因为监管和有国家信用在里面,跟其它金融机构比较起来是可以算作最正直的金融机构;说道智者方面,某种程度上是指投资的决策最稳妥,这一点上,其它金融机构和个人均很难超过银行,所以散户在做投资决策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跟着银行一起投资。因为银行是既符合“正直”,又符合“智者”的先决条件的。在固定收益类方面,我们还可以做到,投资期限比银行更短,投资产品比银行先到期,往往您的风险就有可能比银行的还低。
如果仅仅是跟着某一家银行,往往会存在一定偶然性,或者因为公司老板跟某地支行关系好,因为利益输送,一些即使是银行投资的公司,资质也并不是那么优秀,这种概率是存在的。要想避免和降低这种风险,可以考虑跟随多家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一起投。试想一下,如果多家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同时投资了同一家公司,那是否能够说明这家公司的资质还算不错,至少出现偶然误判的几率相对单家银行的情况要小的多呢?
现在再回到定融政信债项目上,一些好的政府平台公司,他们往往就能获得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举个我们最近正在投的江油那边的一家政府平台公司的例子,也是我们所投项目的担保公司,如下图:
银行出手是最阔绰的,一上就是数亿甚至数十亿,比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2018年10月份时,就给江油鸿飞授信了11亿,而且期限是15年,这种长期的大额资金用起来是最爽的。
除了农行,前年的时候,另一家外地的泸州银行,也给鸿飞授信了9.6亿,期限6年,这些资金用起来离到期都还早的很。
除了上面这两家,还有其它银行也在给江油鸿飞授信,如下图:
大大小小统计一共有15家银行在给江油鸿飞授信,授信总额为51.95亿,已使用额度为35.97亿,未使用额度为15.97亿。如果投了这家是不是有一种跟着15家银行一起投的感觉,毕竟江油鸿飞是为项目做了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担保,也是当地最好的一家政府平台。
很多人对信托存在一定误解,一提信托想到的就是“土豪死于信托”,其实那完全就是不懂金融,或者知道金融一些皮毛,看了几个新闻报道就满嘴跑火车的段子手以偏概全的瞎编乱造,国内目前信托管理的资产规模都超过30万亿,如果投进信托的土豪都死了,那国家能让信托做到这么大规模,想想都不可能,其实信托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拿江油的这家来看,除了银行外,还有信托公司也在投资,如下图:
去年时候,长安信托给江油那边放了3亿两年期的,我们最开始了解到江油,也是从长安信托那边的朋友处了解到当地还不错,然后才开始介入。今年7月份时候,中信信托也给江油那边做了4个亿两年期的项目。我们投的江油那边的其实是一年期的,很多时候政信项目在宣传时,有所谓的信托同款类,但我们这边还是很保守,都是玩一年的,而不是两年期的,前期都是求稳为主。
融资租赁的如下图:
这类5-8年的期限比较多。
以前投网贷时,有几家不知名的第三方机构同时有投资时,就觉得还行,但网贷里面的金融投资机构跟政信里面的金融投资机构没法比,就江油一地,农行去年一出手就授信11个亿,15年期限的长期资金,其它14家银行也在跟着授信,除了银行外,信托、融资租赁、资管公司都在投江油那边,有这么多金融机构都在投,有条件的时候投资人跟投去喝点汤,我认为是比较明智的抉择。
固定收益类的跟股权类的投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您的投资没到期之前一般很难撤出。银行等金融机构投了的,它几时能到期,也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到,只要您比它更早到期,即使银行投的收不回来,您的也很有可能收回来,但如果很多银行都同时投了一家政府平台的话,那种公司资质一般也比较好。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