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1658.HK)公布2019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17.04亿元,同比增长7.02%;净利润374.22亿元,同比增长14.98%。
根据财报数据,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个人客户较上年末增加1,109.43万户,达到5.89亿户,覆盖超过中国人口总量的40%;电子银行客户规模达2.97亿户,其中手机银行客户数达2.39亿户,居行业前列。
据了解,邮储银行还披露了其唯一一家控股子公司——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邮消费金融”)的业绩情况。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中邮消费金融总资产263.65亿元,净资产32.24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39亿元。
根据介绍,中邮消费金融于2015年11月19日设立,主要为境内居民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无担保贷款服务(不含房贷和车贷)。截至报告期末 ,中邮消费金融注册资本30亿元。其中,邮储银行持股比例为70.5%。
值得关注的是,中邮消费金融最近风波不断。早前,中邮消费金融被爆大规模撤销线下代理,后被质疑“天价”罚息。近期还有消息称,由于收费不规范、投诉多等乱象,中邮消费金融大规模撤销线下代理。
据柒财经旗下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此前报道,不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向借款人收取高昂的滞纳金或罚息超过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上限,甚至高达60%。不过,在法院公布的多个一审判决书中,被法院裁定不得超过24%。
在中邮消费金融与用户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中,中邮消费金融所规定罚息为欠付款项的5%且不少于50元。而法院表示,利息、违约金、手续费用之和应当不超过以解除时的借款本金余额为基数按月利率2%为标准计算的结果,否则明显过高,应调整为月利率2%。
但中邮消费金融却辩称,其贷款合同中的违约金利率并不违反《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邮你贷”早期产品的滞纳金收取标准为欠付款项的5%,且不少于50元。其中“欠付款项”是指客户当期应缴而未缴的欠款,而不是全部的欠款金额,因此不能仅以此项折算滞纳金年化利率为60%。
事实上,中邮消费金融向用户收取高额罚息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据21CN聚投诉平台数据显示,目前针对中邮消费金融的投诉量超过400件,用户多投诉“高额违约金”、“高利贷”等。
中邮消费金融业绩暴涨的背后,有多少比例来自于罚息?尚未可知。但,此前有用户投诉称,“自己在中邮消费金融逾期3天,收取了将近500的违约金,这跟高利贷根本没区别”。截至目前,中邮消费金融设定的多个产品罚息仍为月利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