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康波财经”(ID:youqianlab),回复“有钱”获取。
保险是什么?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明确一个知识点:保险就是对未来突发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个保障。买保险就是为了防风险,而风险是不可控的,谁都不知道风险是什么,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
一、重疾险和医疗险的区别
目前,商业保险分很多种类,主要分为重疾险、医疗保险、意外险和寿险这几种类型。尤其是重疾险和医疗险,在很多人眼中它们就像“孪生兄弟”一般分不清。
都跟医疗有关,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重疾险的定义:全称为重大疾病保险,只要符合保险上的条款,便可拿到重疾保险金。
重疾险解决”停工收入损失+长期恢复治疗+疗养康复费用+各种潜在费用”,只要确诊患病,不管你治不治都会赔你一笔钱。赔偿的这笔钱,保险公司不管它的用途,它可以用来治疗,可以用来旅游和生活。
医疗险的定义:医疗保险解决医疗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只有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了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才可以报销。通俗的来说,医疗保险是报销型,需要自己先花钱再治疗,然后去报销,报销的金额不能多于实际发生的费用。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医疗险解决医疗费用;而重疾险则可以保障我们的生活。
很多人因为重大疾病导致不能工作,失去收入来源,尤其是现在的一些重大疾病对健康的状况影响特别大,费用高昂,并且不易治愈。假如不幸罹患了重疾险,有几个现状是需要面对的:
高额的治疗费用;康复期的治疗费用;失去工作,没有收入。
而重疾险是确诊即赔的,不仅包括医疗费用,还包括后期的康复、护理费用,还可以弥补病患和家属的收入损失,保证家庭未来几年内的生活水平的开销,带来的作用显而易见。
二、关于重疾险的几个误区
尽管说重疾险的作用很大,但是对于不了解重疾险第一次购买重疾险的人来讲,也是够令人头疼得,买的时候,如果不是很了解,很容易白花钱。而且,重疾险保障内容比较多,很容易入坑。
现在就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重疾险的几个误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避免以后走弯路:
误区一:买了就可以理赔
买了保险,只要符合赔偿条件就能理赔?不是的。
买了保险之后,会有一段理赔的等待时间。如果是在等待期内参保者患了突发的重大疾病,那么保险公司针对这种情况是不予理赔的。一般来说这段等待期都是三个月左右。
误区二:疾病种类越多越好
疾病种类越多,保障范围越广,理赔时更好理赔?不是的。
有些疾病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大家在选择时候,尽量选择今后有可能发生的一些疾病来进行合理投保,尤其是一些常见的老年病。
误区三:老了再买重疾险
还年轻,并不需要重疾险,过几年再买也可以?不是的。
很多人想着现在还年轻,晚一点再买重疾险。然而,数据显示:一部分重大疾病开始往年轻化发展。所以,重疾险早买,早有保障。
三、如何购买重疾险?
重疾险的时间:
买重疾险,一定是越早购买越好,不要以为年轻的时候不用买。而且越早购买,重疾险越便宜。
重疾险的保额:
关于保额,不是越多越好,保额在50万元人民币左右就比较合适。据了解,一般重疾治疗整体费用大致在30万-50万左右。当然了,如果不差钱,、经济条件不错的话,可以选择更高保额的保险。
重疾险的分类:
重疾险分为三类:消费型、储蓄型、返还型。
消费型重疾险:
缺点:到期没发生重疾,不返还保费;优点:保费低,性价比高;
返还型重疾险:
优点:到期没发生重疾,按一定的收益率返还保费;缺点:保费高,杠杆低!
储蓄型重疾险:
优点:到期返还保费,带身故责任,身故也能赔付保额给在世的家人;缺点:保费昂贵、保障责任较差。
建议购买消费型重疾险,因为消费型保险保障很全面。但是,如果自己的经济收入还不错,可以选择购买返还型重疾险。总而言之,还是要看自己的预算。
重疾险的疾病种类:
从过往理赔概率来看,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终末期肾病这六种疾病是相对发病率最高的。
而根据相关规定,重疾险有6种必保疾病和19种常见疾病,这25种重疾组合是必须包含的,也就是说,不管哪一种重疾险,这25种疾病都是包含的。因此,大家不必要为了罕见的几种疾病去购买额外的保险。因为我们买的重疾险已经包含这些常见的重疾了。
最后,强调一点:买保险,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来,不要因为买保险给自己带来太大的经济压力,因为这会影响日常的生活水平。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