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2019,和单位交退休后有什么区别
康波财经 2019-9-17
没有工作单位的个人可以在户籍所在地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社保,参保人员需要同时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其中养老保险需要累计缴费满15年,退休后就可以享受养老保障。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康波财经”(ID:youqianlab),回复“有钱”获取。

社保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购买社保后,不仅可以享受医疗保障,老了还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让自己的老年基本生活得以保障,所以有很多没有工作单位的灵活就业者也想要给自己缴纳社会保险。

那么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是什么样的,自己缴纳社保和单位交退休后有什么区别?

没有工作单位的个人可以在户籍所在地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社保,参保人员需要同时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其中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和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最低年限要求相同,即参保人员需要累计缴费满15年,达到退休年龄后才可以享受养老待遇。

灵活就业者参加社保,社保费用全部由参保人员自己承担,具体的缴费标准是根据参保人员选择的缴费基数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确定的。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参保人员可以自主选择缴费基数,一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进入统筹,8%进入个人账户,各地区的社保缴费标准有所不同,建议大家咨询当地社保中心。

另外,灵活就业人员若符合当地4050政策规定,那么就可以享受一定标准的社保费用补贴,各地补贴标准是不同的。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朋友想要知道自己交养老保险和单位交养老保险有什么不同,在退休后,两种缴费方式领取的养老金是否有差异。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本人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都是影响养老金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都是按照当地最低标准来缴纳社保费用的,而职工养老保险基数是根据职工本人实际工资确定的,所以单位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通常会高一些。

另外对于职工来说,社保是具有强制性的,只要参加了工作就必须购买社保,而灵活就业人员只需要缴纳最低年限15年的养老保险即可享受待遇,所以一般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年限要比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年限久一点。

将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两个因素综合考虑,一般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可能会比企业职工领取的待遇低一些。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保险]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