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水 | 来源 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自从进入现代社会,投资这件事就和每一个成年人都息息相关。不管你是主动地买卖股票或者基金,还是贷款买房或者到银行存款,甚至是你什么都不做把现金全搁家里,放弃投资也是一种投资方式。
收入升级是刚需。我们一生中总要面对教育、医疗、养老、改善生活质量等问题,工资单薄不能全覆盖,所以通过投资获得收益是我们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之一。我们没有办法不去关心赚钱这件事,于是看各种文章听各种课程,发现懂了很多道理,但是依然没有赚到钱。为什么呢?
很多人说是因为市场不给力,A股牛短熊长,时不时地还要来个熔断,搞得千股跌停万户同悲。果真如此吗?中国A股市场,从1994年底到2019年初,代表整个市场的万得全A指数①从380点左右增长到3500点以上,年化收益率超过9%。如果你运气好,从2005年熊市开始投资,你的年化回报率会超过20%②。整个市场其实是上涨的,长期回报率是可以被期待的。
既然不是市场,那只能是我们投资者自己的问题喽。
相比很多职业投资者来说,我们中的大多数其实都是普通投资者。我们有着天然的劣势,比如说:我们除了投资之外,还有自己的主职工作,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的扑在投资上,还有因为我们的资源有限,很多市场都是不对小散开放,像港股,科创板,钱不够门都进不去。既然如此,我们把资产交给专业人士,比如基金经理OK吗?
嗯,似乎也不是很好。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们只负责管理自己或者关系亲近人的钱,赚了或则赔了都不用和别人交代。但是职业投资人不同,他们需要向别人证明,我是最棒的,这样才会吸引别人把钱交给他们打理。所以他们要和市场比较,要和同行比较,不冒尖不落后中庸之道最稳妥。大部分的基金会选择集体扎根重仓某几只股票,然后抱团取暖,同涨同跌,跟着市场打转......
先别丧,还有一个办法:定投指数基金!
买股票抗通胀几乎是所有理财书中必然会提到的常识,问题是如何能够买到好公司好股票。去年网上有个段子,某个小伙伴被狗咬了去打疫苗,感觉卖疫苗的这家公司不错,医药股妥妥的。于是就重仓了长生制药,然后就爆出了假疫苗事件,现在特别想咬人.......
人在家中坐,坑从天上来。普通投资者想选到明星个股很难,但是买入指数基金,吃到它上涨的红利却是不难。举个例子,每次平均工资一发布,大家经常鬼哭狼嚎地感觉自己被平均了。这就是二八法则告诉我们的: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一个股票指数的增长,往往都是少量明星公司带动的。比如恒生指数,从2008年6月10号到2018年6月10号,涨了整整9万亿,在这9万亿里,其中有4万亿来自一家公司——腾讯③。所以,我们选择指数基金能够在更大概率上押中这些明星公司。
小伙伴们是不是有点心动了?先别急,在选择指数基金之前,我们先要区分三个概念:宽基指数、行业指数、策略基金。
宽基指数,就是我们常见的、没有任何主观因素,直接按照规则被动复制市场表现的股票指数,比如沪深300指数,就是沪深上市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中证500指数,就是中证公司开发的,剔除掉前30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接下来排名前500的公司。
行业指数,主要是指在某个行业中按照一定标准选出了来的公司股票,比如消费行业指数,医药指数等等。
策略基金,主要是把金融学里的“因子模型”代入到股市中去,将某一个因子作为核心因素,比如价值因子、质量因子等。涉及大量金融学的内容,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了解一下三因子模型。
三种类型,优先推荐宽基指数。
如果你对某一个行业,有超出平均水准的判断力,也可以考虑多配置行业基金。所谓超出平均水准的判断力,是指你是在某个行业已经浸润多年的老司机,而不是在媒体上看到了好多XX行业未来一定强的消息。策略基金相对复杂,普通投资者判断空间不大,可以少量配置,但是不要重仓。
弄清楚指数基金的类型之后,现在是不是可以放手买了,不行,还有几个坑要防:
1、买哪个?成本和费用最低的,资金规模中等以上的(防止资金被大量赎回、清盘)、跟踪误差小的(参考相关市场指数)。
2、用什么方式买?定投,不用考虑择时。股市涨了,心情好;股市跌了,买得更便宜,总之心情好,省时省力。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有,代入价值投资策略。具体来说就是:便宜的时候多买点,贵的时候少买点,感觉差不多了就分批卖。我们判断一只个股或者某个行业的高低有难度,但是判断整个市场的高点和低点则会容易很多。根据过往的走势图,我们能够判断出,在哪个区域处于相对低估状态,比如我大A股,一个相对的共识就是3000点以下都是低位。关于一些主流指数的估值参考,在一些官网和公众号上都可以查到,个人推荐雪球的银行螺丝钉。
巴菲特回答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现在已经80多岁的巴菲特,50岁以后挣到的钱占到他全部身家的99.8%。今年55岁的马云爸爸,90%的资产都是他50岁以后挣到的。投资其实是反直觉的,一个人财富累积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线性增长的过程,在投资这条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自己要慢慢变富的现实。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