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百亿只坐经济舱,芒格 :比赚钱更重要的是投资思维

原创 胡小媛 |  来源 慢钱财商(ID:mqcs999)

最近,读了《穷查理宝典》,有一些东西分享给大家。

《穷查理宝典》是查理·芒格的投资哲学汇编,书里有他过去20多年来的11场演讲,和他发表的各种文章。

查理·芒格,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有“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

这位今年已经95岁高寿的老人,在过去的46年里,他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造投资神话,每股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

就是这位身家百亿的投资大佬,出门依然只坐经济舱。

在他的眼里,投资赚了多少钱并不重要,重点是投资的思维,即赚钱的过程。

芒格曾说,生活就是一连串的“机会成本”,你要与你能较易找到的最好的人结婚,投资的道理也一样。

如何找到一个好的结婚对象?

对于单身如此遍地的现代青年来说,真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

就像如何买到一只持续赚钱的股票一样,难!

下面将通过芒格的几个经典投资案例,深入解读他的投资哲学,学会找像对象一样找投资。

    01    

不要经常换女朋友

观察、不断观察、长时间观察

我们在找对象的时候,首先是外在的观察,长得什么样?身高如何?

其次是品行如何?

再者就到了内在的考察,性格如何?

这个观察期一定要足够久、足够仔细。

芒格在投资一家公司的时候,经常等上一个月甚至一年或者几年。

他说,我的投资并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准确。

而现在的情场和A市场都一个及其相似的现象。

情场上,一个月谈一次恋爱,三个月换五个女朋友的现象很多。

为了谈恋爱而谈的恋爱,往往谈不久,走马观花的情场经历,最后就容易比来比去,永远觉得下一个更好。

股市上,很多人一天天恨不得来回做五个交易,其实,抓住了机会,做一两次大的投资就够了。

比如说二十几年前如果看对了房地产,一次交易就可以使你赚的盆满钵满。

芒格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投资特征,就是他要不就不投,一投就投一家公司10年、20年。这其实需要非常强大的内心定力,该出手时就出手。

所以,投资跟一个人的心理因素密不可分,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不动就能赚钱。

    02    

是我干了可口可乐

尊重规律,闷声发大财

巴菲特就是一个出了名的闷声发大财的人。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巴菲特和芒格当年一起投资可口可乐的时候,连可口可乐自己公司的人都是不知道的。

在投资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可口可乐的一位高管发现自家公司的股票出现了异常,然后他马上蹦出一个想法:是谁能有这么大能力呢?大举买我们公司股票的人好像没几个?

当时这位高管刚好认识巴菲特,就一个电话打过去问:“是不是你干的?”

巴菲特就说:“是我干的,但是你不要告诉别人。”

后来,他们投资可口可乐果然赚了。

试想,如果你在美股市场能跟着巴菲特投资,是不是就很容易赚到钱?

但是现实中,为什么能跟着巴菲特他们投资的人这么少?

一是,不知道。

巴菲特也强调了“不要让别人知道”,如果一个赚钱的策略人人都知道了,那它赚钱的几率肯定就会降低。

闷声发大财,投资的秘诀就在这里,华尔街很多金融家都有类似的投资思维。

二是,规律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和芒格是伟大的投资者,人人都想学他们。

但其实也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学。

曾经有段时间,巴菲特买了很多保险公司的股票。

然后就有很多中国的投资者跟着他买。

但当时中国的经济体系以实体经济为主,它跟美国的经济体系不一样,有些东西,是不能简单粗暴地去模仿的,尤其是投资行为。

记得我之前参加活动,一个投资界大佬讲过这么一段话:

中国股市跟美国股市最大区别在哪里?

美国股市里80%是专业玩家,20%是业余玩家;但是中国股市80%的是业余玩家,20%的是专业玩家。

如果一个市场80%都是专业玩家的话相对是公平的,但如果你想象一下在一个市场里真正专业的玩家只有20%的话,这20%人会干什么?那80%的人又会干什么?其实这个不说大家也都明白。

所以,不同的市场它一定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和特殊玩法。

      03    

开掉CEO

不是商业大师的投资者都不是优秀的投资者

巴菲特和芒格一直被外界尊称为伟大的投资者。

但其实,他们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已经慢慢从单纯的投资者进化成了全面的生意人。

他们能够很敏锐地领会到很多行业很多公司的特质以及知道该怎么去经营公司,换句话说就是全能的商业大师。

比如说,当时巴菲特跟芒格在买可口可乐这家公司之后,也发现其存在很多问题。

因为当时的CEO是他们相当不满意的,后来他们就把CEO开掉重新换上满意的人去运营公司。

类似的事情很多,比如说一个公司净资产特别高,然后它股价又很低,他们就会去买,买了之后怎么办?把他们认为不合适的那些管理层全都赶走,留下来的就是能做事的那些管理层,给他们很高的激励,公司就反亏为盈了。

但是,如果你自己没有对商业模式以及行业趋势发展的深厚理解,你是绝对做不到的,如果做了,就是砸钱的结果。

        04    

结缘比亚迪

深谋远虑、逆向思维

当年,在各种小超市迅速崛起之时,支付方式还局限于现金。老板不可能24小时在店里,只有店员守着卖货。这个时候店员把钱拿走了怎么办?如果一天的流水10000,店员拿走8000,老板完全是无法知道的。

当时有一个叫帕特森的小老板,买了一款最早的收款机,来避免发生盗窃行为。

对于这个事情,普通人想到的是:哇,这个小老板真聪明!

而芒格和巴菲特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立马去查了行业里收款机品牌最大的公司,还有推广收款机最厉害的公司,然后立马买了这家公司的股权。

事实证明,后来收款机遍布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他们又成功了。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但与此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特别严重。

芒格曾经就发挥了他著名的逆向思维投资法:

如果恶劣的环境给人类造成的伤害越来越大,那么这种发展模式还能一直持续吗?

所以,他当时就作出判断:

未来,中国一定会下大力气去治理环境的污染,因此也会提倡更多的电动汽车。

所以,优秀的电动汽车企业一定是很值得投资的。

于是,就有了芒格投资比亚迪的经典故事。

这个逆向推理的投资逻辑,为什么别人没想到?

除了他自身沉淀的投资经验,还有就是他的信息储备是跟我们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知道的事情,人家20年前就知道大概的政策会怎么样。

而且,当时芒格非常欣赏比亚迪的王传福。

当然仅仅欣赏是不足够的。

还有以下三点:

第一,他认为比亚迪是行业的龙头老大;

第二,王传福足够诚信;

第三,中国又需要,又有这方面的技术人才。

所以他投了比亚迪。

事实证明,他又成功了!

其实,类似的投资机会一直存在,就看谁能准确地抓住。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又有新的电磁技术出来了,比如2017年底的时候,三星新的电池技术出来,它的充电的效率可以提高45%。

如果出现这种技术上的大转型,就像类似于电商的崛起,实体百货店就受到了冲击。

所以,芒格他们虽然当年在比亚迪赚钱了,但后续一定会继续寻找下一个“比亚迪”。

任何一波商业红利,他在原始驱动力上肯定有一波技术升级和基础设施的改造来支撑。

比如,因为4G的普及,我们有了LBS,有了滴滴打车、有了外卖、有了直播软件。因为宽带足够强大。

但是你会发现,这一波技术升级到了一个极点之后,伴随的商业红利也就到了尽头。

所以,现在我们讨论的是什么?

是5G、是人工智能、是新零售等等这些新的技术升级带来的商业机会。

        05    

普通人的接地气投资法则

不可全学,不可不学 

探讨了这么多芒格和巴菲特的投资思维,既要学他们,又不能全学他们,那普通人到底如何投资呢?

怎么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向?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比较接地气的方法:

1)如果你的性格喜欢做高频交易的话,你的数学一定要非常好,然后找一帮靠谱的哥们形成一个小团队或者搭档,这样可能更赚钱。

2)如果你是喜欢分析问题,喜欢像芒格一样看准了再出手的话,一定得沉住气,要形成自己的完整的价值观,因为你追求的是确定性价值,即长时间的确定性。

3)如果你是不看书天天只喜欢打麻将,然后打输了后就到处问什么股票能买,买哪只能赚大钱的话,劝你就别进场了,因为这样只会多一个韭菜。

4)如果你已经研究了很多年投资,也像巴菲特和芒格那样研究了很多股票。但是你发现,你研究的股票它就是不涨,没研究的股票蹭蹭蹭翻倍涨。然后当你买了这些公司的股票之后,发现它又不涨了,于是你就把它卖掉去追别的,等你一追发现股价又掉了。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你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市场都在大幅下行的时候它还是跌不动,就说明它一定有一个托底的东西在支撑它,反弹,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

投资若不稍具困难度,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致富。

点击展开全文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