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房价下跌,银行业一定会崩盘
风控老张观点 2019-12-11
我曾碰到这样一个贷款项目,广东某成立不久的房地产公司在银行借款13亿元,期限3年。从借款合同看,企业这笔13亿的借款的保证措施有三个:一是借款企业本身的股东做个人担保;二是借款企业参股的B公司为这笔贷款做公司担保;


我曾碰到这样一个贷款项目,广东某成立不久的房地产公司在银行借款13亿元,期限3年。从借款合同看,企业这笔13亿的借款的保证措施有三个:

一是借款企业本身的股东做个人担保;

二是借款企业参股的B公司为这笔贷款做公司担保;

三是借款企业参股的B公司用其土地做抵押为这笔贷款做抵押担保。

其实这笔借款的主要保证措施就是那块B公司的土地做抵押。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银行用土地做抵押的抵押率不能超过50%,借款13亿,也就是银行认为这块土地价值至少是26亿元。这块土地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也就是楼面地价大概就是2.6万元/平方米,而当地的房价只有1.8万元/平方米,评估地价远高于房价。

我去了解了一下情况,当地土地基准地价是7000元/平方米(楼面地价),我给评估了一下,大概应该是9800元/平方米。地价9800元,加上几千元开发费、税费、销售费、开发商的合理利润,房价卖1.8万,这才合理。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土地总价格就是9.8亿元。

这块地原来的容积率是2.1,目前调整为3,还应补交1.5亿元土地出让金。另外这块地是十几年前3000万元买来的,如果现在按9.8亿把这块地转让的话要补交约4.1亿元的土地增值税和约1亿元的所得税。这样:

9.8亿-1.5亿-4.1亿-1亿=3.2亿

如果再加上拍卖费、诉讼费等其他费用,这块地转让的话顶多可以实收3亿元。

实际价值只有3亿元的土地可以在银行抵押贷款13亿元,银行蠢不蠢?

这个项目还存在其他问题:

一是这块土地已空置十几年,有被政府无偿收回的风险。

二是我记得银监会前些年下过一个文件,规定不能用纯土地做抵押,在开发项目的土地抵押借的钱只能用于自身项目。这笔贷款违反了相关规定。在银行上班的人可以查一下是否有这个文件。

三是这笔贷款未经过B公司三分之二股东同意,也就是第二项和第三项保证措施是有问题的。我接触到这个项目,是因为B公司的小股东发现大股东把公司的土地做了抵押,得到的钱自己拿去开发别的项目了,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所以小股东找到我,让我协助小股东维护其合法权益。最终经过协商,大股东给小股东了一定经济补偿。而当初操作这笔贷款时,是大股东假冒了小股东的签名,还是银行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不太清楚。而发放贷款的银行一直不知道B公司股东之间有纠纷,不知道对外抵押和担保未经B公司三分之二股东同意,当然也不知道这块地只值3亿。

当时我认为这笔13亿的贷款迟早要出事,结果我想错了。因为2年以后当地的房价涨到了4万元/平方米。

当时我和B公司接触时就听说B公司在和某全国前几位的开发商谈合作,B公司出地,那个大开发商出钱,来开发这个项目。结果2年后,也就是2018年年初,这个位于广州番禺的项目开盘,开盘均价4万元/平方米。建筑成本基本不变,也就是3000元/平方米,房价上涨就是地价上涨,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就把借款的风险给覆盖了。如果房价不上涨呢?

发放这笔贷款的是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四大国有银行就是这水平,其他银行就不用说了。很多银行根本就不会做贷款,说起来每年盈利多少,世界前100家银行里面中国就占了多少家,实际都是虚胖,是浮肿,不知道哪一天就崩盘了。

中国的银行业普遍不会做贷款,房价不断上涨就把风险给掩盖了。最近2年房价涨的很少,结果很多银行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一些银行的资金周转已经十分困难。不用房价下跌,房价保持稳定一些银行就受不了,随时可能崩盘。房价下跌的话,就会面临银行业全面崩盘的问题。

中国的银行业一直是只重视营销,不重视风控;只重视营销培训,不重视风控技术培训。我在给银行做风控技术培训的时候,明显感觉到银行关注的是讲课是不是生动,课堂气氛是不是热烈,具体学会了什么并不重视。那些从没有过实际操作经验、专职给人讲课的人反而因为培训经验丰富,容易得到银行的认可。

做贷款是技术活,不会风控还是老老实实歇着吧。那些前几年很牛的银行或是其他金融机构,现在该被打回原形了。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理财]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