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到只剩钱了!世界上最大印钞厂或将破产,你敢相信吗?
康波财经 2019-12-27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康波财经”(ID:youqianlab),回复“有钱”获取。

近日,世界最大印钞公司,英国德拉鲁公司对外发布破产警告,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关注。

德拉鲁从1860年就开始为英国印刷英镑,德拉鲁为全球大约140家央行印刷纸币、为40个国家印刷护照。现如今这家公司每年印刷的纸币仍可达约70亿张。不过,由于新技术正在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世界的支付格局,近年来印钞行业普遍面临压力,德拉鲁的利润率也受到了挤压,最近这家公司失去了为英国印刷护照的合同。

为什么印钞厂也会濒临破产?

有技术、有信誉、有市场,印的又是不可或缺的钞票,德拉鲁公司怎么会濒临破产呢?

首先,印钞票是需要成本的。

印钞并非易事。货币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假币斗争。为了应对假币,德拉鲁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升级,生产出的纸币也越来越复杂,这当然都是需要成本的。


其次,钞票的需求是有上限的。

有个段子戏称,印钞厂最期盼发生三件事:物价疯涨、国家元首换人、新国家诞生。

因为这三件事,都会导致钞票需求量大增。从数据上看,全球流通中现金的数量仍在增长,但这种增长显然是有上限的,这也决定了德拉鲁公司的成长边界。


再次,其他印钞厂的竞争。

印钞行业竞争颇为激烈。除了国有印钞厂,德拉鲁公司还得应对来自德国吉泽克-德夫林特、法国欧贝特以及俄罗斯美国等国小印钞厂的竞争。

最近几年,德国和法国的同行都扩大了生产,这导致行业产能过剩,竞相压价。德拉鲁公司只能靠削减固定成本和挤压供应商,来维持营业利润。


最大的冲击,来自电子支付。

数据显示,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现金交易数额为11.6万亿美元,增幅仅有1.75%。而同期的非传统支付方式交易数额增加近14%。在英国,所有支付方式中,现金支付比例仍然占到28%。但是这一情况正在改变,根据《英国年度金融报告》的数据:三分之二的英国成年人现在正在使用非接触式支付,去年英国大约有850万人注册了移动支付,占成年人口的16%。


“穷得只剩钱”的百年老店?

流水的钞票,铁打的印钞厂。坐拥全球第一印钞厂的称号,守着比珠峰还高的累累现钞,这个备受瞩目的“百年老店”,如今要面对的竟然“破产警告”。

当地时间11月26日,伦敦上市的德拉鲁公司公告称,为了处理债务问题,董事会决定暂停股息支付。而根据德拉鲁公司年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净亏损达920万英镑,相比去年同期,净利润同比暴跌87.2%。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委内瑞拉中央银行拖欠公司2400万美元的费用暂时无法收回。最新数据显示,在本财年上半年,德拉鲁货币印刷部门收入减少了近30%。

这一消息顿时引发资本市场哗然。德拉鲁CEO瓦歇尔在接受媒体时公开表示,公司目前需要进行“抢救”。在他看来,德拉鲁还“有救”。但如果计划失败,公司或将面临倒闭。这将意味着,包括他在内的2500多名德拉鲁公司员工面临失业风险。


曾经的“铁饭碗”的状况究竟有多糟?截至当地时间12月20日收盘,德拉鲁报收于131英镑(约合人民币1192元),一年来其股价已跌去68%。要知道,此前德拉鲁的股价曾一度高达1597.4英镑(约合人民币14771元),相当于A股“股王”贵州茅台的10多倍有余。

另一方面,印钱的德拉鲁是真的“缺钱”。目前,德拉鲁的流通市值为1.33亿英镑。然而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德拉鲁的净负债已达1.707亿英镑。如不采取一定措施,已然“资不抵债”的德拉鲁,终将滑向“破产”的深渊。


无现金虽好,但现金支付还没“死”

当然,如同纸币的命运,德拉鲁遭遇了困境,但并没有正式破产。在线支付足以打击传统印钞厂,但还不至于完全摧毁。德拉鲁们的“自我救赎”仍然存在一定的空间。

据行业专家史密瑟斯·皮拉(Smithers Pira)称,全球对纸币的需求仍在增长。据估计,全球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为3.2%。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金遭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在中国,现金支付的习惯仍然不容忽视。

去年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指出,非现金支付的广泛应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差异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消费者支付需求多种多样,现金支付依旧广泛存在。

央行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

综编自:央视新闻、纵相新闻、东方财富网、智谷趋势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